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8 11:39
从最简单的水面拱形桥发展到人行桥,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如今的设计,有了不少复杂的可动部件、蜿蜒卷绕的形式和环环相扣的坡道:甚至还有掩映在护城河之中的天桥。2015年初,一场关于设计横跨伦敦泰晤士河建筑的竞赛,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公司的74份参赛作品。匿名作品中包括有螺旋斜坡式桥,不规则网格桥,和瀑布式桥面。这是为伦敦提案设计的第二所人行天桥——掩映着树木和各种植物的“园桥”, 出自著名英国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之手,在2014年12月得到正式批准。下面就是21世纪以来八所最吸引人眼球的人行桥设计案例。
1、伦敦的翻滚桥(Rolling Bridge)
位于帕丁顿地区的翻滚桥,是2004年赫斯维克的作品,他还重新设计了伦敦标志性双层巴士。桥体使用的一系列水锤泵,让它能够呈旋涡状缠绕转动,为停泊在水湾的船舶们留出了过往通道。据赫斯维克建筑事务所说:“设计初衷就是希望让这所桥的运动方式独具一格。一般来说设计活动露天桥的方法,都是加上刚性单元,在需要移动的时候,部件之间断裂上升,获得足够空间。而翻滚桥的打开方式则不然,它会缓慢而平滑的卷缩,从传统常见的直线型桥面转变成圆形建筑,坐落到运河岸边。”
2、新加坡的亨德申波浪桥(Henderson Waves)
新加坡的亨德申波浪桥
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桥,是为了连接该岛南部的两座公园。这所桥在2008年向公众开放,由英国伦敦的IJP公司、雅思柏建筑设计事务所(RSP Architects Planners)和新加坡工程师们共同设计。桥身长度为274米(899英尺),中间的七个弯曲钢骨创造出一种波浪式外形,凹处为行人提供了休息座椅。
3、美国爱荷华州的高架栈桥
美国爱荷华州的高架栈桥
沿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河建设的联合太平洋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建成之后,2011年高架栈桥重新开放,成为这段40公里(25英里)道路的组成部分。这所桥长度为800米(半英里),高度为40米(130英尺),底部有一系列的混凝土墩支撑:原先设计中的桥面板被移走之后,这些土墩就被称为“爱荷华的巨石阵”。大卫·达尔吉斯特(David Dahlquist)的工作室为其沿途设计了41处钢框架,模仿矿井处的视线效果,也是为了致敬该地区悠久的采矿历史。
4、陕西商州的岭子底桥(Lingzidi Bridge)
建筑师乔舒亚·鲍乔弗(Joshua Bolchover)和林约翰成立了非营利城乡框架组织,部分是为了解决中国大规模基础建设工程引发的社会问题。在陕西省南部,一条新高速公路的建设意味着当地成百上千的桥梁都要被拆毁。岭子底桥在2012年正式竣工,其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岭子底村毗邻河流沿岸的交通压力。作为连接河堤两岸的桥梁,它为人们垂钓、游泳、洗衣都提供了通道,还有额外分支桥梁跨越河道,为村民去往田地提供了道路。设计者谈到:“尽管这所桥的规模很小,但却是当地村镇经济的关键链路。它鼓励村民们努力维持和提升当地经济水平,而不是依靠工业区务工的年轻人们带回来的资源。”
5、荷兰的摩西桥(Moses Bridge)
荷兰RO&AD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们是摩西桥的设计者。他们在荷兰南部一栋18世纪堡垒的旁边设计了一座混凝土浮桥,以桥下充气管道为支撑,横跨十字路口,名字也很恰当的取为摩西之桥。该桥使用的材料是防水木材,边沿几乎与护城河齐平,为行人们开辟了水域上的道路。这座桥从远处看不见,从上方看则像是沟渠,会给人带来视错觉。即便是水位上升,得力于水泵系统的过剩水量排除系统,人们还是不会被打湿。
6、伦敦的风机桥
伦敦帕丁顿区的居民们,在使用可移动天桥的时候还有选择空间。距赫斯维克的翻滚桥建立十年之后,2014年9月,这所全新的桥体建筑公诸于世。在液态千斤顶的帮助之下,这个悬臂梁式设计像风机,又像动态雕塑,横跨运河两岸。英国奈特建筑事务所(Knight Architects)与结构工程师合作,在此次大赛中取得胜利:他们声称“这个美丽而高效的桥梁设计,不管是艺术性还是科学性层面,都能让人满意。”
7、荷兰的美克威桥(Melkweg bridge)
这座位于荷兰皮尔默伦德(Purmerend)的渠道交叉建筑物,完工于2012年,事实上是两座桥梁。其中一座是拱形桥,高度达到了水平面以上12米,行人们站在桥面上,能够同时看到这座城市的新区和老区,同时船只也可从桥下通行;下一层则位于斜坡上,轮椅和自行车都能够通过,当船只需要通行的时候它就会旋转开来,分裂成两部分。来自NEXT建筑事务所的设计者(他同时也是中国金刚桥的设计者)说道:“这座桥,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通道,它自己本身就是可以成为行人目的地的景观。”
8、巴黎的波伏瓦桥(Simone de Beauvoir Bridge)
奥地利建筑师(Dietmar Feichtinger)在桥梁设计上经验丰富:曾设计过横跨法国里昂罗纳河的大桥,通往圣米歇尔山的码头,还有哥本哈根的蝴蝶桥(Butterfly Bridge),可以以三种方式打开。巴黎的波伏瓦桥完工于2006年,它的十字交叉型的道路,提供了横跨两岸的通道,以及与塞纳河两岸繁忙街道平行的道路。这五条道路连接了不同高度的堤岸和一个公园,并在中部设计有行人避雨用的保护区。(尚智编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ART 作者:凤凰艺术独家编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