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家故事:何绍基书法现乐都

2015-04-09 09:45

  晚清书法家中,何绍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被誉为“清代书法第一”,书法艺术成就卓绝,在他逝后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一直备受藏家青睐。我省艺术品收藏协会会长聂生成家中就珍藏着一副何绍基所书写的七言楹联。

  50万元不愿出手

  聂生成说:“何绍基的这幅作品,是我十多年收藏生涯中,最为珍贵和喜爱的藏品之一。这十多年来,有很多外地和本地的藏友想要收购这副楹联,价格都出到了五十多万元,但我舍不得将它卖掉。”

  谈起聂生成收藏这副楹联的经历,还有一个小故事。2004年的一天,有位友人来到了聂生成家中,告诉他在乐都县有一幅何绍基的书法作品,问他要不要去看看,这对于素来喜爱书画的聂生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当时虽然还不是很了解何绍基,但是我知道何绍基是晚清书法大家,其作品广受藏友喜爱。”聂生成说。

  于是第二天,聂生成和友人就到了乐都县。“当时,何绍基的作品和许多民国时期其他名人,如张大千、徐悲鸿、黎丹等的书画作品被卖家装在两三个纤维袋子里。”聂生成回忆说。这些书画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聂生成毫不犹豫就收购了其中一部分书画作品。

  “因为当时我也是初入收藏市场,面对张大千、徐悲鸿的作品,有了一些犹豫,害怕不识货,所以就只收购了何绍基、黎丹等人的一些作品。”聂生成说。

  幸运捡漏

  聂生成收藏的楹联上书“好继忠州文最盛,应嫌长庆格犹卑”,是宋朝诗人王禹偁的诗作《贺迤舍人新入西掖》中的一句。

  后来,聂生成才了解到,那户人家之所以卖掉家中珍藏的诸多书画作品,是因为这户人家有弟兄四人,面临分家。经过多次商量,这些书画作品却成了分家时的大麻烦。平均分配字画,害怕将来因为书画的升值空间的不同,而造成财产分割不公的现象,自己选择字画又害怕兄弟们会因为一幅书画而吵闹。最后,兄弟几个商量,不如就将它们变现,再平均分配现金,这样公允的分配就可以避免今后兄弟们因为这些东西而阋墙。

  “也是我与何绍基的这副楹联有缘,因为这幅作品不是很大,最后经过商量,用了卖家开出价格的一半买到了。”聂生成说。何绍基的这副七言楹联,体方势圆,古朴沉雄,让初得它的聂生成爱不释手。

  珍品缘何到河湟

  回来后的聂生成开始细细研究这幅作品,他也请了一些藏友前来欣赏。“经过讨论,我们都以为这幅作品上的字体属于‘何体’,即属于何绍基书风成熟时的作品,大概就是清同治、咸丰年间的作品。但是,因为作品上没有年款,所以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聂生成说。

  那何绍基的作品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乐都呢?在聂生成收购何绍基作品的同时,他还收购了一副黎丹的楹联,是当时黎丹写给一位叫“荫南”的友人。“所以,我猜测这个叫荫南的人应该是当时乐都的一位名人,他家收藏的这些书画作品应该是别人赠送给他的,也包括何绍基的这幅作品。”聂生成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十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