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艺的书法“脉络”(图)

2015-04-13 00:00

?

原标题:刘艺的书法“脉络”


刘艺作品


汉代扬雄说,字乃心画。字亦是作者情绪性格之反映。中国书协顾问刘艺尝言自己爱动、爱喝酒、爱表达,性格外向,“觉得自己的性格适合写草书”。而如今,看了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秋水为神”——刘艺书法脉络展,中国书协顾问张飙却感觉他“认真追求艺术风格的安静”,“沉静的个人性格得以在草书中实现”。


或许是年岁到了,84岁的刘艺如今也喜爱“秋水为神不染尘”的艺术境界,此展亦以此为名,展示其从1981年以来30多年创作的140余件作品,以“脉络”为关键词,进行纵横梳理——横断面包括书体与形式,纵断面包括继承与创新,在各个展厅之中布置不同的书体作品,形成脉络状的整体,力求以“脉络”来表现他的创作全貌。

在主体书体上写出自己的面目特点


在中国美术馆三层展厅的一侧,刘艺以手书各厅名称和主要书体,足以见得他对四体兼备的学书和创作之路的重视。“正书是基础,行书是必修;小草是文采,大草是性情,章草是回归与升华。”


自幼喜欢书画的刘艺遵从父亲王悦之先生的遗言,未向绘画方面发展却亦未放弃写字。小学时,他以颜柳楷书为范本,打下大楷的基础;也写《长恨歌》《出师表》之类的无名氏小楷;以后写行书,以王羲之、赵孟頫为主。在系统进入书法的研习和探索阶段后,刘艺也广泛涉猎各种书体、观摩各种法帖,如隶书《张迁碑》《华山庙》、杨沂孙篆书、米芾行书墨迹、《云峰山刻石》《张玄墓志》等,据刘艺说,他都临习过数十、上百遍。


刘艺认为,广泛涉猎书体时,一定要以一种书体为主,在主体书体上写出自己的面目特点来。“我认为行书是一个公共的书体,不管写什么书体,都应懂得行书。写楷书的,不能处处都用楷书写,比如古人的信札里就很少见楷书;写篆隶的要用行书落款;写草书的,必须从别的书体过渡到草书,行书就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书体。”刘艺说。


展览正厅中,行书题字,一件1988年的《印痕楼》,一件2013年的《琉璃厂》,创作之脉络清晰可见;上世纪90年代初的行书阮毅咸《碧潭之舟》与黄山谷诗,展现出不同于今日之刘艺的样貌,小幅四扇楷书《桃花源记》亦活泼可喜。


每个展厅皆有自家书体,自家样貌——楷书作品法度严明,行书作品端庄肃穆,章草古朴凝重,草书大字狂放、小字典雅……“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成长必须吸收传统书法艺术的营养并融入自己的体会,才能形成自家面貌。‘脉络’一词也表明,艺术家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打好基础是关键。”张飙说。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认为,刘艺作品格调高古、形式多样,特别是在章草创作上有新的探索。


既离不开共性,也少不得个性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亦认为,刘艺的章草最负盛名,从其草书作品可以看到书法与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儒雅、醇厚的文气透射出作品简约、深沉的境界。”


上世纪70年代,鉴于自己少年时代没有学过草书,刘艺在这一书体上下了较大功夫,“往上临是《书谱》《十七帖》,往下临是怀素《自叙帖》《千字文》,黄山谷的长卷、祝枝山的条幅,一直到王铎的各种墨迹。我也注意观赏毛泽东的草书,父亲留下的名家墨迹也常常拜观。”根据自己的条件,刘艺把大草作为发展方向,重点吸取怀素草书的技法和王铎草书的章法及气势。


20世纪是章草兴盛的世纪,沈曾植、王世镗、郑诵先、高二适、王蘧常皆是大手笔,有的以传统章草为准则,字字独立,追求朴茂;有的融会楷隶,求其古拙;有的章今结合,追求流动。刘艺在前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现今的材料、工具,融入浓厚的时代气息,赋予新时期的审美观念,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个人风貌。


“当今写草,既离不开共性,也少不得个性。融入共性之后,怎样显现个性并被认可,这是今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的课题。借鉴大手笔的经验,我把对草书的追求定在‘厚重’二字上。我认为今天的草书,除空灵飘逸之流,还应有厚重沉着之流,这样才更丰富多彩。”刘艺说。他的两件草书力作《明万佛延寿寺千手千眼观音宝相修复重光记》刻帖及《前后赤壁赋》,前者风格力求严谨整饬,端庄厚实,但严谨不失流畅洒脱,端庄亦并不古板单调,突出了书作的厚重大气,又在运笔和用墨上相当大胆;后者章草笔意更浓,用墨厚实而少飞白,法度严格而能以传统草书之美体现东坡文章之美。


展览中,刘艺的几件小幅草书如东方虬诗《春雪》、行草斗方《诗二首》,皆能体现刘艺草书的经验:“写草书一定要熟练草法;在此基础上熟悉书写内容,其章法、用墨尤为重要。”刘艺在展览正中摆放了行书“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们都知道,艺术提高过程也即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也要学习年轻人的锐气。”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在给刘艺的信中如是说。刘艺也表示,要在书法艺术道路上“一往无前”——这确是书法创作者的“脉络”所在。


[编辑:李蔷薇]


来源:艺品天下 作者:张亚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