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1 11:40
《闲话老金》
半年前老金就请我帮忙写一点对他近期作品的看法,迟迟未能下笔,借口很多,懒,忙。其实主因还是不知如何下笔,因为看不明,猜不透。几株干竹子竟然画了一年多,并且还在继续,变换着各种造型和强烈的纯色背景,不急不慢地画着,很有耐性。老金说,就是喜欢,所以有画下去的冲动。
《竹子》系列一 布面油画 135x210cm 2015年
让我疑惑的是他最近画的几张《枯竹》,一改往常的习惯,背景改用极度的纯色。数学解析般的灰黄色枯竹与大块的纯色背景的对比,强烈地刺激着我的眼睛,像是从地下室里突然上到了强烈的太阳底下的感觉,瞳孔缩小,焦躁不安,近乎抓狂。
《竹子》系列二 布面油画 160x180cm 2015年
而老金属于每天傻乐的那种人,生活简单平淡,吃饭、微信、画画、睡觉。老金又是理科生,在他的画面也是理科生般的理性,像几何解析般的理性解构。
《竹子》系列三 布面油画 160x210cm 2015年
我疑惑,他在背景的色彩上表现出的激烈感,源于何因?突然外显出的表象往往有着心理上的“隐情”——他来油画院已近两年了,而在这繁闹都市的隐隅里,一个长久处于孤独安静环境里的人与内在隐蔽的情欲,或是北京这热闹环境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张力。
《竹子》系列四 布面油画 160x210cm 2015年
于是,在出口——绘画中,便会寻求一种与内心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予倾泻。越是缺失的越是向往,这也是人类排遣孤独的方式之一。这是我的猜想,也许是错误的臆测。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