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典雅俊逸,磊落雄奇——文蔚书法赏读

  文蔚书法兼善诸体,其书迹多见于题画诗中,罕有专门刊布者,往往为其画名所掩。向在其个人作品展及《好古乐道》一书中,读到数件,如楷书《千字文》、行楷《心经》、行书《送李愿归盘谷序》、草书《书谱》、《进学解》等,由此而可略窥其学书次第以及艺术旨趣之渐进。

  文蔚早年于工笔人物花鸟尤为用功,书法面貌亦多秀雅谨严,如所抄录《心经》、《道德经》,出欧入赵,满怀虔敬之心,富有典雅之美。而楷书扇面《侠客行》,意态健朗,笔力俊逸。

  文蔚近年由工笔人物转向写意山水,追慕石涛,多有会心处。书法面貌也有转进。石涛云:作书作画,无论先辈后学,皆以气胜。得之者,其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成书画。观文蔚所作行草书,盘礴睥睨,大开大合,亦可见其生平所养之气:《进学解》笔力遒劲,气贯如风;《书谱》使转顿挫,神采飞扬;《送李愿归盘谷序》磊落雄奇,意气纵横。

  综而观之,文蔚的书与画,在艺术追求上,可谓并驾齐驱。她作品中的意绪与精神,旷然分明,她将浪漫而放旷的诗意情怀融注在笔墨之中,让人感受到写意书画之大美。

  关于书画之美,文蔚尝言:书画之美有数层境界,二王、赵孟頫一路,得雅正之美,然柔美有余而气势稍逊;更高一层,尤重刚柔兼济、气韵生动,此书道画道之生机所在;再上一层,为重、拙、大,此为文人书画之内在要求,亦是中国哲学之内在精神。

  正如其师崔如琢所言,中国绘画之底蕴是中国哲学。书法之文化底蕴也在中国哲学。文蔚书画,文心笔致皆得传承;气象格局,亦渐可观。若循正道而努力,必有大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