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仿佛存在”朱叶青作品首次在沪展出

2015-06-11 17:06

展览海报

《寒林图》 235X52cm 2013年

《岩关图》 132X66cm 2014年

《逸云图》 247x94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06-20~2015-08-20

  开幕时间:

  2015-06-19 15:00

  展览城市:

  上海

  展览地址:

  洛克外滩源兰心MEM

  展览介绍:

仿佛存在——朱叶青作品展

文/乔伟

本次展览洛克外滩源兰心MEM将带来文人画家朱叶青老师近几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10余件水墨和综合材料作品,所有作品均为首次在沪展出。

朱叶青的作品多画寒江独钓、秋汀垂竿之类的古老题材:山水、石头、鲲鹏、孤舟、枯木这几个元素在极端焦墨的背景下,传达出空灵、荒寒、孤独、悲悯的气质;一种磅礴、古拙的意味,完全是其个人心中的山水,将情绪和意境推向极致,达到另一更高层面的"美"-旷古宁静,安慰精神。对于朱叶青来说:"山水就是记忆,一个代代相传的历史大记忆;山水画是文人脱离苦难的无奈之道;古代文人蜷缩在一条小船上,拿一个钓杆,面对着一个毫无希望的、终极的世界舞台;摊开在我眼前的,唯有这片苦难不堪的土地以及苟延残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而我的毛笔,帮助不了别人,仅仅很自私地帮助我个人来摆脱时间禁锢,如同古人写经一般,默默地书写,消磨自己"。

朱叶青的水墨作品以中国古典精神为归旨,延续了"文人画家"的传统,而这一传统从黄宾虹之后已经断裂了几十年。 "我是从绘画转向文学,又由文学转向哲学,最终由哲学归入宗教。宗教将我沉浸于历史,宗教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终极问题。探讨信仰的前提是为了寻找一种全新语言,意欲将觉醒意识的各种关系进行重新改变"。"古代的画家、确切说是文人,少有不从古物去体会历史所蕴含的某种活生生的东西。揣摩古物是一种最为直接沉浸于历史的途径。古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载体,而就是历史本身,昭示了某种精神的存在,成为一种解读,绘画就不再是一种简单化的文学式矫情感受"。

艺术的创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追溯更为古远的大传统,一种是沉静于自己的内心,向内去寻找,而朱叶青的作品,同时延伸到了这两个方向;放在今天的艺术格局中,显得非常特别,也更具有意义,让观者耳目一新。相信之后会引申出更多的思考,尤其在朱叶青耗时10年撰写的30万字的《寒江独钓:一个人的千里江山》一书即将于今年7月出版之后,此书呈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谱系的系统思考和研究。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