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曹文轩:希望批评家对中西文学一视同仁

2016-04-11 13:46

4月9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先生媒体见面会”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召开。这是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首次与媒体见面。

在其他人发言时,曹文轩微微向后靠在沙发上,面容淡然平静,时不时颔首随手翻起桌子上摆放着的他的新书《火印》。曹文轩说:“当最后宣布国际安徒生奖的得主是我时,在场的同胞全都欢呼、尖叫起来,我大概是在场所有人中最平静的。”

自从获奖以来,曹文轩的手机就没有停止过震动。伴随着荣誉而来的,也有质疑。在他获奖之后两天,有书评人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发表文章,质疑他“在创作中认识两性关系、男女性别差异的方式是如何落后”。见面会上,曹文轩也就此做出回应,称被质疑的作品是成人文学,应当“和儿童文学切割开”,“不应该把那么大的女权主义理论那么简单地用在儿童文学上”。

“我想,一定要做一个聪明的作家。”曹文轩说,“聪明的作家知道他的双足是站在哪块土地上的,他站立的土地决定了他的精神、趣味。而忽视、忘记、拒绝,将会使他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是文学生命的死亡。这块土地一天24小时都在生长着故事,我看到了这个汪洋大海一般的资源。”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必须尊重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必须承认以你的感受为基本的原则,安徒生评奖委员会将安徒生奖颁给我,也算得上是聪明人遇上了还比较聪明的人。而最聪明的人是双足坚定地立于这块土地,且双眼可穿过滚滚烽烟眺望远方、眺望界碑之外的事情。生他养他的土地是他永远的资源,而他思考的问题则应是世界的;题材是中国的,主题却应当是人类的。他要从一个个想象力都无法创造出的中国故事中,看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他要从一个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中,看到千古不变的基本人性,而他又永远希望用他的文字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一直努力成为这样聪明的人。”

曹文轩将其今天的成就部分归功于时代。“正是因为中国文学的大平台在不断升高,升到了让世界可以看到的高度,而其中一两个人,才可能因为角度的原因让世界看到了他们的面孔。如果我在洼地里写作,那我永远不可能指望有世界目光向我投来。”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