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12 09:39
[摘要]: “中山多美物”,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就是其中的代表。它1969年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中,此墓位于定州市北陵头村西。刘畅,东汉光武帝刘秀后人,在位34年(141—174),东汉第六代中山王。
该玉璧自出土面世以来,先后到过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5个国家展出,堪称国宝级文物。
“中山多美物”,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就是其中的代表。它1969年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中,此墓位于定州市北陵头村西。刘畅,东汉光武帝刘秀后人,在位34年(141—174),东汉第六代中山王。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体型硕大,用青玉雕制。玉质半透明,表面有温润、明亮的光泽,局部沁蚀处泛红褐色。璧之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肉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雕二龙衔环钮,两侧各透雕一龙为耳,以阴刻线勾勒龙口、鼻、眼、耳及足爪。龙的姿态各不相同。此璧做工精良、雍容典雅,为死者生前地位、财富的象征。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属青色,故“以苍璧礼天”。
此玉璧为出廓式玉璧,出廓玉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边缘或孔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而普通玉璧就是一个圆环状玉器,无此修饰。出廓透雕多以龙凤为主,龙纹刚健有力,寓意皇族子嗣强健兴盛,反映了所有者的身份与地位,有繁荣富强、圆满吉祥之意。璧面采用减地凸雕技法,充分表现了谷粒的饱满与浑圆,且排列有序,象征的是五谷丰登。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玉石翡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