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交易量猛增 “冷”市场考验新模式

2016-05-13 10:20

  如今的艺术市场,一家中小型拍卖行的春秋大拍能有几千万的成交额就已经很了不起;在一级市场,千万成交额对于北京的任何一家普通的当代画廊来说基本都是天文数字。然而,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艺术家公盘试运行的短短几个月内,交易额线上线下已经突破3000万,今年预计将突破亿元大关。艺术家公盘总设计师罗嘉元介绍,公盘目前上线的A盘是以“慢交易”为主。即便如此,试运行期间,已经线上线下完成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交易额。

  相较去年整体不振的传统市场,公盘A盘显示的数据表明,入盘艺术家交易已经相当活跃,“传统市场一件作品可能几年才活跃一次,我们一年活跃几次就足够多了。”罗家元表示,公盘针对的不是传统市场中的藏家市场,而是基数更大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公盘对接的是金融理财机构、基金产品,以及更为广大投资收藏爱好者。上线的短短几个月,注册会员从2000多个,猛增到6万,创造了传统市场内可能要打造几年的市场规模。

  今年3月份以来,公盘入盘机构增长迅速,新晋加盟公盘的26个机构会员,正在不断带入艺术家入场合作。例如,4月新加盟艺术家公盘的经纪机构北京文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4月中旬正式携两位青年艺术家赵苹曲、杨准加入艺术家公盘,并提供三年以上的持续运营。与传统模式比较,公盘上线艺术家作品不仅解决了权属真伪问题,并通过权威专业的第三方价值评估,更是因为在作品价值处于低谷时期上线运营,作品的未来升值的空间更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艺术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艺术家公盘不仅为交易会员提供了线上线下申购的便利通道,同时,还为会员提供了挂盘交易功能,让更多的投资收藏爱好者能够在一定周期内通过获得交易差价,获得投资收益。已有的精选合购交易版块,投资收益最高已达年化20%。以艺术家市场价值为基准的低起点、高预期的投资交易,带动了盘面的大幅活跃。

  作为交易平台,艺术家公盘为投资人购入与出售艺术品提供了透明清晰的决策依据与渠道。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让投资人在公盘上可以检索到艺术作品的全部流通记录与价格变化曲线,以此为依据来选择投资对象与投资时机,告别了以往的盲目决策。艺术相关知识与经验的缺乏也不再是问题,实时的艺术品交易信息披露让投资人可以像对待传统投资标的物一样,来决策艺术品的投资与买卖。此外,投资人不仅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交易,也可以委托加盟公盘的艺术家签约机构进行代购与代售。

来源: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艺术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