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得益于新技术,盲人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绘画了

2016-05-13 10:20

  博物馆里的艺术品常常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到了加拿大人权博物馆,就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访客们竟然在触摸绘画。原来,这家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特别的展示会。通过一项专利技术,3DPhotoworks 把绘画变成了可用触感享受的东西,让盲人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品。Fastcompany 网站对此进行了报道。

  3D Photeworks 的创始人之一 John Olsen 曾是 LIFE 杂志的摄影师。在思考图画对人生的影响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没有图画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八年前,他开始研究一项特别的技术,以帮助盲人更好地体验绘画和摄影作品。

  首先,计算机程序把 2D 画面转换为 3D 数据,然后,机器制作的浅雕被放到一个 5×10 英尺的底板上,最后,打印出的图画被放置到浅雕之上。“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独一无二的,” Olsen 说,“我们的目标是建造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和学术机构网络,让盲人能够体验艺术和摄影。”

  在一位盲人技术顾问的建议下,Olsen 在绘画上嵌入了感应器,向“观者”传达更多的信息。其中,三个感应器在绘画之外,分别讲解历史、艺术家及绘画本身,24 个感应器嵌入绘画内部。当人们接触到特定部位后,感应器会传达相关信息,比如接触到的颜色、画面上的故事等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绘画的含义。

  11 岁时失明的爱好者 Ed Bible 特别喜欢 3DPhotoworks 的作品,因为他已经厌倦了那些面向盲人的艺术类节目。“他们给你的是《读者文摘》版的绘画,” Bible 说,“但是,当你有机会亲手触摸到它,你才能感受人物的面部以及脸上的皱纹。我能够获得自己的解释,而不是他人审核后的版本。我可以自由思考绘画里的重要东西是什么。”

  3DPhotoworks 并非唯一一家帮助盲人体验艺术品的公司。最近,一家名为 Unseen Art 的芬兰公司在众筹网站 Indigogo 集资,目的是为盲人打印经典绘画。他们用 3D 打印机打印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有些太老套了,但是,我们首先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东西,” Unseen Art 的创始人之一 Tommi Nikanen 说,“我们要做超级经典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体验到它们。” 据说,当卢浮宫看到了这些作品后,考虑举办一场专题的展览。

  图片来自 fastcompany

  不过,Nikanen 承认这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抽象作品很难转换为可触控的东西,而且颜色也不容易展现。在打印《蒙娜丽莎》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思考光线和着色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些讨论,是否应该把绘画的一边加热,制造一种光影的效果呢,” 她说,“在材料使用上面,我们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而且我们也在尝试,但是,它并非绘画的准确再现,而是一种阐释。你永远无法获得相同的体验,但是,我们希望向那个目标前进。”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