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5-13 11:49
导读:并不刻意去控制作品,对于自身艺术的阅读和呈现,应该是个体生命经历的所有时间与遭遇的融合,所以我坚信作品自己会生长,伴随生命成长,作品会在“融化”和“提炼”中生成。 对于我自己创作的转变,媒介没有任何的界限。我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法则,我也并不担心创作发展中的分支和改变,反而这正是我所期待和最有兴趣的。并不刻意去控制作品,对于自身艺术的阅读和呈现,应该是个体生命经历的所有时间与遭遇的融合,所以我坚信作品自己会生长,伴随生命成长,作品会在“融化”和“提炼”中生成。 “绵延”的状态,是从一条螺旋形中逐渐消失的道路。一种被移植的记忆,似乎再也看不到被移植的对象,这差不多就是‘虚无’。”时间遵循着抬升与削减的交互作用,在被削蚀的物质中,可以清晰感觉到一种时间本身创造的忧伤。也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平衡图景。这种平衡始于精神的平衡,也同时消解与精神的平衡。随时间生长,作品形象必定会赋予我们某些超出我们自身的记忆而存活的东西。或许虚无,虚无其实也是非常让人着迷的,这种虚无所寻获的语言表达中包含回忆。 在这些被减弱和强化的颜色下面,有一种持续不断的温度。这是一种精神驱动力的连续状态,其中每一天的状态都包含着作品生长的记忆。那些随着时间渐渐流逝的生命色彩,如何将它们有效呈现,通过作品如何完成自我时间、形象、色彩、空间和心理的平衡关系,才是我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墙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