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故宫让文物“活起来”

2018-07-16 11:38

原标题:故宫让文物“活起来”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广场,杨过灵霄上了一堂特殊的化学课。

她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初二学生。等老师演示完石质文物的清洗方法,她就和几个同学,在太和殿广场台基上清洗地面,提上水桶擦洗白玉栏杆。

“过去我以为,只有科研人员才可以接触到这些事。但是今天,在实验室中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在这里亲身经历。我了解了更多化学知识,了解了故宫文化底蕴。”杨过灵霄说。

4月17日,“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亮相故宫博物院。

杨过灵霄上的“化学课”,其实是故宫举办的“我在故宫洗石头——石质文物清洗保护体验”活动。当日,故宫有大量体验活动。

在手机上,故宫当天正式推出“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体验者可以凭借地理数据,根据人群和环境变化,智能定制路线。同时,故宫记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故宫新事》第二集也面向公众播出。

“把更多沉睡在库房内的文物藏品研发为可沉浸体验、可分享传播的博物馆艺术新形态,让中华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连接到大众生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5月18日上午,故宫箭亭广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很受关注。其中,多媒体长卷展厅里,观众可以通过高清动态长卷,研究舟船楼宇的精妙结构,感受汴京当时的先进与发达,“触手可及”了解宋代日常生活。

孙羊店沉浸剧场模拟古代店家,首次将北宋的气息、光影、乐曲等在360度全息立体空间中还原,有“小二上菜”的夸张动作,有宋人茶余饭后的闲谈趣味,窗外还有流动的街市风物。当虚拟场景结束,画面中的花瓣变做一场真实的花瓣雨,洋洋洒洒落在人们身上,将人们带回现实。

走过一段带着蝉鸣的LED互动地屏后,观众还可以在4D动感的虹桥球幕影院 “坐”上一条大船,亲历汴河的繁忙与两岸的绮丽。

“文化加科技永无止境。”单霁翔说。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