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出世,主张精忠报国、青史留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的文化人就在这样的传承中传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道了这样的缘由,就明白了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一多半是入仕者的副产品,其中又大多是读书人叩仕途之门不得志情怀的抒发,这就解释了,中国的古代艺术品,有那么多归隐山林,郁郁寡欢,愤懑悲凉的调调了。这类艺术品,历来被称做上流。另一半则完全是匠人之作,以供帝王官宦享用。故多不留名,只是因其工艺精湛和材料稀缺,才得以与前类共生。弄古玩,从这视角琢磨大约也有趣。

作者:以诚交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