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黄莺作品
乙妍作品
卢舍那作品
金子作品
当代女性艺术之我见
文/文良
关注过一部分女性画家的作品,对其大致有一些了解和认知,女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似乎是达成共识的观点,这也是较之男性画家相比所显像出的问题。但抛开这个问题用欣赏的目光单纯、深入地观察、对待她们,却会引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结论。对女性艺术家的认知我基于主观的思考理解想从三个方面与博友们交流一下看法,从而厘清一些基本的事实,消除思维中多余的困惑和偏见。
首先,我认为大多当代女性的作品所反映的是一个以同性或自身为主要载体的微观世界,创作的切入点和载体是她们熟悉的身体语言中的生理元素,这种创作元素的重合和交叉自然构成了由生理和思维综合组成的坐标体系从而形成了引导女性创作的潜意识。围绕着这个体系,女性艺术家可以任意的、自由自在的充分发挥想象,最终以其多形式的艺术语言和语法不断丰富整个体系的构建,艺术作品无疑就是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精神产品。毋庸置疑这个体系中女性身体即是原发的生动语言又是属性极强的符号和标签,因此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艺术表达女性本体的属性特征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且这种属性特征是女性艺术作品中隐含最深、最强、最具内涵的艺术价值和能量。
其二,我认为女性艺术家的思维在阐释一个观点时常常是唯我、唯心和自恋式的,这种专注自我本体的倾诉表达同样是当代艺术形式特征的一个重要属性,因此,女性画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异常活跃,且占据着重要的领地和话语权。现实存在的现象提醒我们不能用男性强权的观念审视女性画家,更不能以所谓的学术理论采取与男性对比的方式弱化女性的艺术观念、消解女性作品的张力和内涵、忽视女性艺术创作的价值和存在的客观事实,更不能主观地抑制和抵毁女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女性独特的语言表达似乎在提示我们,艺术是多极化的、多元性的,在审视女性艺术时应脱离本体观念的干扰用特殊的视角给予关注和认同。剖析女性画家的创作风格,其语言多为感性和直观,且直接反映在画面的表达形式上,女性作品在视觉上会使人感觉温和、轻松,视觉触摸作品时能够轻易感触到语言中汇集的情绪变化,情感犹如涓涓细水仿佛从你的眼睛流入的心扉,这样的表达很少有份量感,往往是情不自禁的流露,悄无声息的迸发,犹如无声胜有声的诗情意境,情绪始终如一根纤细的引线将隐形的思绪情怀串联成一体使作品显露出温存的魅力,这是女性作品融合大众关怀的亲和能力。
其三,女性画家艺术创作中并不注重和依附灵感,而是更多注重自身艺术体验中身心之间的隐秘交流,女性思维的着眼点往往是微观领域中的细节,这些细节犹如体内的毛细血管及神经末梢,它们纤细、敏感,往往能够呈现出极其丰富、细腻、美感的艺术表现,因此,女性艺术作品注重审美意识、注重刻画和表现心灵感受、注重感性细腻的思维联想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另外,女性艺术家常常钟情于色彩的使用,她们喜欢在色彩中寻找激情、喜欢用色彩直观地表达情绪,由此,色彩是女性语言中最丰富的词汇。还有,女性画家创作过程中体验多于思考,艺术构思通过身心感觉在思维想象中反复交流、沟通、酝酿和体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段真实缠绵的情感纠葛,情绪变化中有感性的热处理、理性梳理的冷思考……女性对情绪变化细腻的处理和完美生动的表达赋予了艺术作品极其丰富的语言内涵,她们的作品在形式上常常感性、生动,让观赏者能够从中体味到语言的韵律、节拍、温度、弹性……
日前就女性画家作品中表现“性”及色情题材内容的艺术作品引发争议并受到质疑,我对此持明确的不同观点,我认为艺术受到观念和体制的束缚是文化禁锢的悲哀,中国艺术文化长期饱受社会观念、传统文化意识的压迫、制约,营养不良、发育畸形,这些不良后果难道不能引以为戒吗,为什么还要卷土重来重蹈覆辙。中国妇女长期受这些观念制度的迫害已经遍体鳞伤体无完肤,难道当代艺术语境中不能为女性文化提供一张疗伤的温床供她们恢复信心、补养体质吗?女性在艺术语言表达中揭开遮羞布,表明她们对身体的理解已经与艺术创作相融合,表明她们在艺术坎坷道路上成功闯越了各道束缚关(传统文化道德关、女性自身解放关、社会道德价值关)。女性作品所反映的这种纯粹艺术的观念是女性在艺术领域中突飞猛进取得成就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突破自身禁锢的勇敢行为,是她们诠释自由的一种非常个性的方式。当代女性艺术家与男性一样可以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阐释自己,欲望和生理元素的表达是真实和纯粹的,那些对女性艺术随便指指点点、非议指责的人无非是拣起了女性丢弃的遮羞布罩住了自己的眼睛,不愿正视当代艺术文化的蜕变。还有,在形式上用身体语言表达艺术观念的风格也是女性艺术风格中擅长的语言形式,面对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女性问题,女性艺术家的反应往往是被动的,但这种被动中不免也有很多个性化和挑衅性的观点、挑衅性的语言形式,“情色”观念艺术的表达,无疑是针对社会一些现象最敏锐、最尖刻、最具讽刺性的一种对话方式,这种对话的动机和目的无疑是制造轰动效应,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女性艺术家所制造的艳俗艺术,并非客观上取悦艺术和受众,而是主观意识中反叛不公平体制、反叛男性强权统治、反叛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先锋性举止,基于艺术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前卫性作用和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女性艺术家所制造的文化效应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似乎更普及、广泛和更持久。
2008.10.24
作者:祝文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