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气派

   中国气派

展览名称 :中国气派—— 新写实油画展 

展览时间: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2年7月20日 —30日

            上海多伦当代美术馆     2012年8月18日 —31日

            广东美术馆             20133 

展览主办: 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展览承办: 涌金艺术空间 

学术顾问 邵大箴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理论家)

            Andrew Brewerton  (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院长)

学术主持: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

展览策划: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兼副系主任)

            李小倩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

 

展览主题:

    在摄影及电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写实绘画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如果有,我们需要怎样的写实油画?

    80年代的中国写实油画通过对西方古典绘画的理解和诠释,沿着精神性的深刻与视觉性的审美两个方向的发展,将中国的油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以杨飞云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写实画派基于人文主义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艺术价值和理想美的重新肯定,并且表现出了与古典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与此同时,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借鉴西方古典写实绘画中的样式,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怀疑冷漠,画面中流露着一种茫然和恍惚不定的强烈个人心绪。(陈丹青,罗中立等)

     而当代的写实油画,除了追求完美的绘画原则以激发观众的审美需求外,已经逐渐脱离了绘画形式和题材描述等技法层面的思考,而发展成了观念思辨的探索方向。呈现出一种多元的趋势。以写实这一手法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艺术家中,有的在试图超越前一辈的技法,另一些则更多得在探索着写实绘画中的主观性可能。对于写实绘画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文主义精神探索。越是经济发展,物质丰富的社会,越是需要人文价值的探讨和传承。写实艺术表达了艺术家对社会的评论,艺术中的这种人文价值观与社会态度才是我们最应关注的。这一点或许是最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的,也是写实油画发展的未来方向。如果说八十年代的中国写实画派是向西方荀原问道,那么21世纪的新写实绘画是在借用外来的媒介实现内在的自我修炼。如何才能使写实油画拥有足够的中国气派,使得这种从不同文化背景中滋生的艺术媒材与深远的本土传统文化真正结缘?这正是这一代青年画家们所真正要探索的。

    本次展览精选15位目前处于创作旺盛期的青年写实画家的最新力作,总共约八十幅油画作品 。这些艺术家大部分生于70和80年代,接受了学院派的教育之后,在独立创作过程中开始体现出一定的自我风格,也逐渐绽露出一派新的中国绘画风貌。本次展览即希望把这一新的风貌做一个整体的呈现,推动中国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就像殷双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的:“当我们不再将油画作为一个单纯的画种去看待,也不把写实油画作为一种风格,而是将其提升至艺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层面去研究时,就会拓展出新的创造之路。”

作者:薛广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