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現代“文人畫”

文人畫從王維開始到東坡,從黃公望、王蒙、倪瓚到沈周、徐渭,從石濤、八大到揚州八怪等等,都是歷代文人被壓抑或在異族的統治的情況下,受黃老思想影響,逃脫世俗,寄情山水、花鳥,隱居出世,或出家為僧道。這些文人,在運勢不濟時,基於對現實的不滿,利用手中的筆墨,借以抒情發洩的藝術作品。其表現形式特點為“以詩入畫、書畫同源”理論,將詩、書、畫、金石溶於一爐。他們作畫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聊寫胸中逸氣”自娛或宣洩為主。以今天的話來說,他們都是一批在野的持不同政見者,是受迫害或不得志的群體。
所以;我認為“文人畫”的界定,更主要的是在思想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如果以此為標準,中國現代的文人畫更多的是存在以西方的繪畫媒介來表現,而不再是以水墨“書畫同源、詩書畫印全”來表現了。而以水墨“書畫同源、詩書畫印全”形式來作畫的,大量充斥在體制內的官方畫院,或以牟利為目的自炒作的“大師”們。其核心價值已經和傳統的文人畫家南轅北轍,已經徹底背道而馳。所以現在的所謂“文人畫”你只能看到的是相互抄襲下的行貨,你再也感受不到傳統文人畫所流露出的“傲骨”和“憤慨”。
但是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原來具有“文人畫”思想的現代畫家如;岳敏君、方力均、張曉東等。在現在一切向錢看的商品經濟社會,他們的作品很快就被炒到天價,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其思想核心也跟著變質,作品再表現出來的已經不是其對現實不滿的宣洩,而成了不斷被重複的金錢符號。正因為他們在經濟上的巨大成功,造成現在大量體制外的年青畫家思想上的迷惑。所以在北京宋庄,你可以看到一大批落泊的年青藝術家,正苦苦思索著怎樣創作出可以令他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的符號。

作者:黃奕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