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为“2012 之舟‘富隆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写的序言)
建构心灵方舟
于小冬: “富隆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学术主持,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今日美术馆每年一次的大学生提名展,象一个年轻人的节日。刚刚踏出校门的青年画家把大学四年,有的加上研究生是七年的学习积累,完成了展览中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是自己的毕业创作,集中了他们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往往是自己学生时代达到的最高水平。今年的主题是——此岸.彼岸,引导了展览的特殊含义。
2012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古老的玛雅千年历到今年惊骇地终结:百年前的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航时触冰山沉没。我们无法猜测玛雅人在历算中潜藏的含义,各种乐观或悲观的推断和论证不可能达成共识。无论是那一种态度,都会普遍地把它看做是一个古老民族对挥霍地球的后代的一个强大的警示。我们寄希望于将来建造新的“诺亚方舟”载着地球上最后的人类流浪宇宙吗?百年前的泰坦尼克成了打碎梦想的象征和预言。电影《2012》当中的一幕发生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借此深化对生命对彼岸对未来的终极思考才是最有意义的。
“彼岸”在哪里?借佛家的说法,彼岸是经由修行之舟渡人往生极乐,极乐世界就是彼岸。修行是我们每天落实于此岸的“刹那心念”和行住坐卧,那是落实于当下的真实救赎。刚刚踏出校门,命定一辈子要拿画笔的年轻人能做什么?手中的画笔救得了这个世界吗?
我们真正有可能完成的是救自己,自己建一艘永不沉没的心灵的方舟,别人是不可能替代完成的。所有的迷惘、恐惧、不安、希望、狂喜在作品里表达、思考、宣泄。表达的过程就是在完成自己。即便象一株草一样微不足道也可以释放一份绿化心灵的真诚。象那些泰坦尼克上拒绝下船的乐师完成自己最后的演奏,有大师的乐章陪伴,他们获得了最饱满的生命,那一刻回答了艺术对于人类的全部意义。威廉福克纳在二战期间告诉身陷恐惧的人们:“人之不朽不是因为在动物中惟独他永远能发言,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同情心、有牺牲和忍耐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是把这些写出来。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已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作者:于小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