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世界当代艺术的新语言 陈源初

 世界当代艺术的新语言         陈源初

现在,世界当代艺术急切需要一种新的普遍语言,就像跨国度,民族,文化所使用的世界语那样。不过问题在于大多数艺术语言不是自然的东西。因此,在现代艺术语言的基础中存在着一个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像古典艺术的语言都建立在习惯的成规上,而这种语言需长期的充分的训练的人们才能理解和运用。后现代艺术家试图避免使用任何复杂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尽量使用象征性的形象和符号化的风格。由于这些匮乏历史因素的语言反而造成了当代性的标志,使人感到前卫艺术审美的创造性。艺术语言的不断简化和变化使观众始终成为保守主义者,而后现代作品不断在创造着,教育着观众。由于这样的形式与关系是有连贯性地加以使用的,人们就感到能够在他们自己觉得合适的基础上做出提升的判断。而这种并非令人赏心悦目的语言游戏和语义系统如果被粗暴地加以推翻,那么马上会出现一种艺术语言的真空,或必须提倡一种变得过分复杂的新语言,不然,艺术的交流就会被简化到最原始的状态。而这种新语言的尝试是否会成功或是注定是要失败的未可定论。总之现在到了无论当代艺术还是哲学,学者们对于后现代的理性化思考都无有效的建树,也无法对当前的混乱加以责难,更无可任何一种有效的可见的语言加以采用来取代当前空洞语言的尴尬境地。

到目前为止,艺术界在解决该问题上无所作为。就像在政治观念上,国家体制上,当以美国为发源地的经济风暴打破了美国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的完美性后,并没有任何伟大而有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理论,来总结和探讨关于国际社会如何能得到长期稳定繁荣,人民的道德信誉知识礼貌如何得到培育与发展,以及对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的有力应对的国际性措施。那么人们能期望当代艺术界会产生一个崭新的伟大理论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农商业的发展以及学术理论的升华是否一定会带来思想观念的进化?这种进化的定义是必须对人类将来的长足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

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理论家,艺术上的独创性,新颖性是人类艺术进步和发展的要素,是艺术家渴望与追求的东西。所有伟大的有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创造性。但是越到最近,大部分创造者都只是勉强的在形式上改换。现在的创新成为一种被迫的现象的一种持续的行为,一种媒体舆论的要求。因为不创新面临出现的价值危机的威胁。这种创新,既不是浪漫主义的行为,也不是科技的触动,更不是哲学理念的进步或审美境界的提升。历史向艺术家提出的挑战是,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把艺术自身的精神领域结晶与社会人文进化以及在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下的创新。这种创新不必拘泥于深奥的形而上学,但至少应该有现代的社会确证性而不是仅有当代艺术家一般都有的依赖于自我的迷茫性。这不仅是对自我的承诺,而且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信心。

总上而述,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作为主导,并结合西方的特有理论,把渊源深厚的东方文明作为基础,把世界古今政经科技文化融合于于中国特殊的语境与条件之中而产生一个全新的当代艺术理论体系。这显然是中国的历史使命。

作者:陈源初博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