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物质刺激会让孩子感到考好成绩是有条件的

     “你考上前十名,妈妈给你买MP3,你考到前五名,妈妈给你买电脑。”这就让孩子感到,考好成绩是有条件的;没有奖励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有一位台湾的移民把儿子送到我家里。这孩子的家里是三代单传,从小备受宠爱。这个8岁的小男孩,长得十分可爱,学习成绩却糟得一塌糊涂。我辅导他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改观,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100分,举家都为之欢庆。奶奶、爸爸、妈妈、表姐、表妹、七大姑八大姨聚到一起,先带他去纽约的最大的玩具城买玩具,又到饭店吃豪华晚宴。后来,孩子又考了一个100分,老规矩,全家又带他去买、去吃。再后来,孩子成绩好了,每次都考100分,门门都考100分,可总这么买、这么吃,家里怎么受得了?后来,家里吃不消,降低了他的待遇。不料,他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他妈妈打电话给我,我狠狠地说了她一顿:“孩子之所以这样闹,都是大人造成的。”他妈妈理解不了:“孩子考试考得好,给他物质奖励,激励他更好地学习,有错吗?”我告诉她:都是物质奖励惹的祸!

我反对物质奖励,提倡感情慰藉。比如,孩子考了100分,回到家,妈妈说:“我看看哦,100分,妈妈好高兴!”这就行了,哪有什么买玩具、吃大餐的说法!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物质奖励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父母而学,这是适得其反的事情。

在国内,物质刺激的现象更为普遍。有一位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儿子,你如果考上重点学校,爸爸奖你6000元钱。”说着,就把6000元现金推到儿子面前。这些钱对孩子的诱惑是巨大的,孩子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学校,拿到这笔钱当然很高兴。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孩子眼里只有钱,没有亲情,没有责任。

注:本文根据访谈陶宏开教授整理而成

作者:创新画室博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