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市场进入调整期,性价比是王道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11年春拍的辉煌绽放,2011年秋在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形势有所逆转的情况下,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调整期。虽然今秋在参拍公司、拍卖专场、上拍量等创历史新高,规模上的扩张使得总成交额不如人们担心的那样难看,但细究这428.07亿成交额的背后,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年秋拍出现历史上最低的成交率,仅为41%。本季度38.36%的上拍量增幅仅带来15.47%的成交量增长。这一轮上涨行情强弩之末的势头显而易见。  


  2011年秋虽然各家拍卖公司都有难得的精品呈现,在高价拍品上5,000万至1亿以及1亿以上两个价位的成交数量相比2011年春以及2010年秋减少,可见这一季买家不再过多热衷于以高价竞购精品,而是关注性价比高的拍品。如前所述,2011年秋上拍数量规模空前,但仅在100万至500万价位区间的成交数量超过以往。其余价位的成交数量虽然超过去年同期,但低于春拍。


  高估价预期与市场谨慎观望情绪便形成今秋艺术品拍卖市场最显著的矛盾特征。春拍行情利好之下,优质藏品持有人纷纷希望借势而出,而由于对成交获利期望过高,委托方与拍卖公司博弈的条件便是提高拍品市场估价,导致秋拍图录上部分高精拍品估价偏高。这本是市场繁荣时期的自然反应,但流动性资金压力造成之前陆续准备进入艺术市场的投资型资金紧张,市场观望情绪弥漫,估价过高反而不利于市场交易形成。


  在今秋拍卖形势的影响下,2012年将持续一个谨慎平稳的交易环境,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积累起来的对高估价的攀比心理以及对艺术品价格连续递增的期望,都将在市场现实中得到调整。假拍的问题、迟付和拒付的问题也会迫使买卖双方乃至作为中介的拍卖机构寻找新对策并制定新规则。理性和诚信这两大市场精神也会日渐引起从业者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2011年秋拍的转折,艺术品市场会重新找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收藏与投资的统一,理性和激情的统一。


作者:城地XIN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