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干部说(2)

老干部说(2

 

再一次的看到老干部,是很高兴的,苏州一天沉浸在小雨中,我们一起在木渎世纪华联悬挂大海报。老干部姓王,他不说我还真想不到他其实是地道的徐家人。他说他们这一支的王家原本就是徐家人,祖宗倒插门到王家,改姓王,但是,叙谱还在徐家,辈份完全与我们这一支徐家同叙的,他问我是什么辈份的,我说,是荣字的,他说哎呀,我还比你小一辈,我儿子比你小两辈了。

 

老干部不说,我哪想到他儿子名字中间的万字,也是按辈份排的那个字。徐家现在比我小辈份的人多了去了。我爷爷辈往上,是仁字辈,大功方成仁,福寿荣华万杰之。难怪与他儿子一合作就这么久,嬉笑怒骂都不恼,真的是冥冥中的缘份。

 

关于当年洪武赶散的人群中,有没有徐姓一脉,他说那是肯定的,他参加过徐氏家谱的修定,亲自看过家谱记载,徐家是苏州阊门这边被赶过去的,正宗的老插队。我没有机会查看家谱,这回机缘巧合,一个徐家的特别一支,给我补上了这一课。

 

我很想煸情一把,说是六百余年后,一个大才子,就那样神奇的出现,在苏州这些年,始终觉得这才是老家,于是,哪怕只是处于一般的打工者的位置,也没办法,仿佛注定比自高自大的本地人更有灵气,鬼使神差一般的把字写进唐寅园。张大春写小说估计就这种写法。

 

其实这一切稀松平常。说法使事情蒙上一层有劲或者没劲的色彩。这个也是一种文化。

作者:laoxu1688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