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临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绢本 81x110cm
兼长人物、山水、花鸟的画家林文通,近年来却对山水画,尤其是青绿山水画情有独钟,他瞥见了在这方山水之中广阔的创作天地。
局部
青绿山水,是指以工笔重彩形式来描绘山水景物的技法和风格。早在隋代,展子虔等人就已经采用了这种形式,而唐代的李思训,则被认为是这一风格的主要奠基人。自接触青绿山水以来,林文通以古为师,先是学唐李思训、李昭道,宋赵伯驹、王希孟,后又学元赵孟頫,明仇英、蓝瑛,可以说,从以大小李将军、赵伯驹和王希孟的大青绿,到赵孟頫那清丽高雅的小青绿,林文通都已了然于胸。他的《临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不但显示了这一点,更给我们彰示了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的画家风骨。《明皇幸蜀图》以唐明皇入蜀避难为母题,但是画家在表现这一母题时回避了灾难的窘迫,而以帝王的春游行乐粉饰之,所以这幅绘画又名《春山行旅图》。画面的中央是山间的一处平地,马队正在此地休息,这种安适的氛围变成了备受瞩目的重心,观者由此很容易忽视在马队的背后,就是诗仙李白曾感叹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既是临摹,林文通的画面布局与李昭道极为类似,如此,画家施展拳脚之地就迁移到了对色彩的运用上。诚然,何处为青,何处为绿,在原画中存在着线索,但在林文通的《临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中,石青石绿的运用完全由他自己掌控,它不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式的鲜亮夺目,也非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式的清雅高逸,而是通过染法将前者的鲜亮与后者的清雅在同一画面上完成了融合,这完全是林文通式的。林文通还以山后一道引人注目的暗红完成了他对这幅画的创造性理解——这道暗红色暗示着这副恰如闲适出游的画面背后,尽是狼狈与紧迫。不仅如此,这暗红的天色,与地面上的红枫呼应,与贝母般的白色形成对比,实现了色觉上的协调,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性效果。他用色彩注入自己对绘画的理解,无怪乎他会青睐于青绿山水这一门类——它本就以色彩著称。
《江山海岸图》 绢本 44x226cm
《江山海岸图》局部
《江山海岸图》局部
《江山海岸图》局部
在他的《江山海岸图》中,太阳即将落山,天空布满了霞色;在这样的光线照耀下,江面呈现出了一种奇异的紫色。这霞色令人联想至人物画的肤色,而紫色应属于夏风中轻轻摆动的紫藤花。林文通在《江山海岸图》中出人意料的色彩运用,也许是得益于他对兼长人物、山水、花鸟各题材的兼通。在《江山海岸图》的画面中央,林文通在山雾中央安置了一只腾龙,当观众随着腾龙与雾气于画前静观时,他们已然身处林文通为他们创造的山水化境之中了。
《红树青山日欲斜》纸本 35x120cm
自中国山水画南北分宗以来,人们就对北宗的代表之一青绿山水存在着一些偏见。而实际上,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它们在技法、墨色上的差别,比一些推崇南宗的文人描述的要小。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面对传统也需要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不被程式所困,青绿山水自有一番天地,这正是林文通的愿景。当然,南宗所蕴含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懂得并尊重中国传统绘画的人骄傲的称呼,但艺术家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摆脱它带来的一些无益的钳制,才能面对山水画,或者说面对物体与自我。
《兰亭雅集》纸本 30x168cm
《松下品茗图》纸本 90x28cm
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过一篇名为《论“山水”》的文章,浪漫又充满了见解。他将西方山水绘画的发展用一个极简单,同时也极为巧妙的概念描述了出来: 人的退场以及再返回。起初,人类沉浸于自美之中,山水不为人所见,正如古希腊的艺术是描绘人类之美的艺术;在人类发现了山水之美后,山水替代了人,成为了欢乐、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祝愿;而在之后,人又走进了山水,而此时他并不是以一种自美的状态出现,他成为了与山水一样的“物”,不带一丝矜骄。在我目之所及的材料中,并未呈现出里尔克对中国山水画有过何种了解,单若将他的这个概念与林文通此时的创作状态相映照,显得颇为有趣。从兼顾花鸟、人物、山水到着重于山水,从多到一,林文通越来越将自己的创作重心放置于山水画中,实现了他自己的“退场和再返回”。他沉浸于山水之中,他将会在这之中发现一切物和人都退至共同的深处,在那里埋藏着一切生长者的根;而当他再次返回到山水之中时,他携带着的是绘画的初心。
《别有天地非人间》绢本 51x29cm
那,初心是什么呢?“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林文通曾以李白的这首《山中问答》作为画跋。他应是李白的诗中人,而他所栖息的“碧山”自当是那“青绿山水”了。在这一方别有的天地,他闲心自得,笑得逍遥。
《文仕雅集图》绢本45x130cm
《蓬莱避暑》绢本 183x84cm
林文通,祖籍福建,现居杭州。职业画家,号水龙、墨溪、别署水龙堂主人。其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所长。201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继教院花鸟专业、2016一201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继教院人物、山水专业,2018年12月结业于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首届青绿山水高级研修班。其作品人物仕女、佛像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形神兼备、挥洒自如、格调高雅;花鸟用笔工整细秀、设色明净淡雅、继承传统、融江诸家之长、富有巧趣;山水画工细雅秀,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使意境更臻拥雅幽淡。
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科普艺术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德盛书画院专职画师、江南中国画艺术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师、湄洲妈祖书画院理事等。
2015年12月作品《双清图》入选福建省第19回东海浪(新人新作)展;
2016年6月作品《水墨天真》入选“第二届福建省当代花鸟画大展”;
2016年11月作品《天寒有鹤守梅花》入选“意之大者一一第三届福建省写意画大展”;
2019年6月作品《锡林河的黎明》入选第二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大展;
2017年10月4日至10月23日在杭州金象影城艺术馆举办《执素祈圆》——林文通团扇作品展;
2017年11月8日至11月15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继教院美术馆举办《不负初心》林文通中国画个人作品展;
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春光明媚》林文通中国画个人作品展;
2020年1月8日至1月18日在上海明迈艺术馆举办《春光海上》林文通中国画个人作品展;
2021年3月27日至4月2日在杭州中意中心美术馆举办《天地大美》林文通中国画个人作品展;
2021年7月25号《和丰盛世签约现场》林文通中国画作品展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盛泰开元名都大酒店顺利开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