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纵览古今人物画,似乎先想到的是这样一个词汇——意态。古有诗云:“意态从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说的是画人物,最难画出的就是人的意态,要想将其画到极至,古之名家也慨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易洪斌的所有画作中,直达观者心灵的,是那浓烈夺目的色彩、酣畅飞扬的笔墨;是那充溢每一个角落的蓬勃的生机、张扬的生命;是那勃勃向上、昂扬豪迈的气魄;是具有强大的震憾力和感召力的激情。而他的人物画,则独具挥洒自如的意态。
易洪斌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几个段落:
一为情怀博大、气势浩荡、飞云流火、大气壮美而极具感性色彩的作品。如《观沧海》、《霓裳羽衣舞》等作品。在那尺幅之围、毫管之下,时而红尘潇潇,浊浪排空,日月同辉;时而穿越时空,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奇女子共一画面,同舞一曲霓裳。在他的酣畅淋漓的作品中,画家用笔十分洒脱大胆,展现出多种表现风格——有的泼墨重彩,有的写线重彩,有的水墨泼写,有的不墨线写,还有色墨并用、泼写结合的方法。此时画中的人物已地无所谓古人和今人,而是人类长河中的精神诠释和情感表现。
二为崇尚自然、感悟哲理、拷问现实、理性思考的作品。画家近年来创作了一组颇具深意的作品——《仁者》、《圣者》、《大士》……
先看《仁者》,面对跌落在脚前两只嗷嗷待哺的黄口雏鸟,手持利剑的剽悍勇士猝然止步,停止了一场血战,作品真切地跳动着一颗仁者之心。再看《智者》,展示的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心灵融合。还有《圣者》,画中只有爱,圣洁无邪、至善至纯的爱。这是画家对人类最高情感的呼唤和祈盼。
三为至情至性、婉转细腻、柔和唯美的的作品。在《长恨歌图》、《凌波》、《在水一方》、《天地之间》等作品中,观者读到的是另一种蕴含、另一种情感。在《长恨歌图》中,一面是现实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令人心碎生离死别的伤心场面;一面是往昔“侍儿扶起娇无力”,情真意笃的温柔乡,现实与梦想、战场与宫帏的巨大反差在画面上相生相斥。在此之上,画家更以浪漫的笔法,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对相亲相爱的人一起向着云天,向着理想的境地飞升,表达了“天长地外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真挚情坏。至于《在水一方》、《夜香犹在》等作品,则主角都是一清纯的女子,或与藤叶相伴,或与天鹅媲美的精灵相望,或与兽中王者猛虎以目光对话。
著名画家刘国辉曾这样评价易洪斌的画,认为他“画出了自己的风采、自己的品格”,在他的作品中,让人们看到了“寄托着一种希望,一个健全的生命存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易洪斌的人物画中,似乎与人相伴的猛虎的双眸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是对艺术境界中“物我两忘”的完美追求。
正如“诗言志”一样,画中的语言代表着画家的本性,这是无法隐藏,也是无法欺瞒的。画如其人,画就是画家人格、品性的图解。而中国的诗、书、画艺术之所以千百年纵横天地,博大精深,在于艺术家下笔之先的胸中自有万物,正所谓大象无形、天人合一、物我皆备。所以,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学艺术底蕴,有对历史深切理解,有对美学的独到把握和对艺术的悟性与灵感,其作品才能恰到好处地交流着理智与激情,其艺术的语言才能如流云行水随心而化。这时,现代的画笔也可与人做这样的交流;谁言意态画不成?
作者:保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