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市蜃楼》获丹佛美术馆赞誉(组图)

《海市蜃楼》在丹佛美术馆“拥抱!”展览现场全景

《海市蜃楼》绘画部分(布面丙烯4米×18米)

观众观赏《海市蜃楼》

丹佛美术馆执行馆长兼策展人ChristophHeinrich在《海市蜃楼》前

 

中国艺术家钟飙

  中国网讯2009年11月14日,展览“拥抱!”(Embrace!)在美国丹佛美术馆(DenverArtMuseum)开幕。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钟飙带来了历时一年之余完成的巨幅作品《海市蜃楼》。

  钟飙认为,这次“拥抱”展让不同的艺术家用作品与不同的空间融合,作品与空间相互激活,艺术在里面顺势生长,我们变成了美术馆里的细胞。

  谈到参展作品,钟飙说,“《海市蜃楼》包含音频、影像、绘画、装置多种元素。地面飘渺的烟雾飘向墙面,衍生出形象。绘画接着影像从宇宙开始,各种暗物质逐渐转化为历史和现实,每个时空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幽暗的深处一步步走向光明,经由镜面的反射,又从光明的现实世界一步步归于黑暗,循环往复、无始无终。音频正是我们地球发散向太空的声音。《海市蜃楼》是曾经的情景在另一个时空的再现,它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空间的阻隔。尽管‘海市蜃楼’这个题目实际上小于这件作品的内容,但它是一个出口,经由这个出口连接着整个浩瀚的世界。”

  丹佛美术馆执行馆长兼本次展览的策展人ChristophHeinrich博士在谈及邀请钟飙参展的经过后十分骄傲地说:“钟飙的《海市蜃楼》更深刻地诠释了‘拥抱!’展的主题。”

坐着轮椅的老者驻足观看《海市蜃楼》

左起:赞助人TomWhitten、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沈揆一、钟飙、前波画廊李晓昀、ArtinAmerica杂志总编RichardVine、艺术顾问史诗

  一位年轻人,默默地在作品前驻足凝望。坐着轮椅的长者,静静地欣赏作品,她的背影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动。

  毫无疑问,《海市蜃楼》不仅在形式上与丹佛美术馆新馆空间完美“拥抱”,更在内容上与现场观众深度“相拥”,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丹佛美术馆无声拍卖也在开幕式上同时进行,拍品是十七位艺术家各自的参展作品的草图,拍卖所得将用于支持丹佛美术馆今后的发展。《海市蜃楼》草图以所有拍品中最高价三万美金起拍,最终为不知名的藏家拍到,并当场提出将其捐赠给丹佛美术馆收藏,美术馆欣然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据悉,“拥抱!”展将持续到2010年4月4日。之后,很多在美术馆空间现场完成的作品将不复存在,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而馆长微笑着告诉大家,“展览已与空间完美地融合,几个月后会悄然褪去,这是自然现象,就像没有人能阻止花儿的凋谢一样”。

  艺术家简介

  钟飙生于1968年,重庆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生活于北京、重庆。钟飙一贯追求从人文的角度寻找不同时代事物之间的聚合规律,并以此作为方法论,用视觉的方式创造出这个时代不断变化的新的图象记忆。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