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山水真迹

  生活离不开物质开发和进步,进步却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在都市找不到家园的基因,自然界山水是人们逃避喧嚣的好去处。   看看毛以岗的那些昼作,绿色蒙蒙的山峰,清流的河水,踏着晚霞回家的牛群……无不透着丝丝清凉,沁人肺腑。是逃避精神蕴育了这些作品,在这些昼前,我们永远会有那种融入自然,重返故裏的隐隐激动,这与中国历史上宋元时代的“隐逸”、“退避”一脉相承。宋代是我国在政治、经济,乃至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些发展带来了都市生活的繁荣,也打破了自然的车静,人性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受到挑战,所以,寄情于山水成为那个时代最高的精神追求。这些追求的直接产物——北宋山水昼,至今仍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当代画家,处身在纷乱的社会中,毛以岗没有像很多艺术家那样选择参与,而是远离。我们在他的这些作品裏完全能体会得到那种超然避世,神游在那片田园风光的心境。看他的昼,需要淡淡的心情,也需要长长的时间,那些致力于激进与喜欢快节奏的人是不宜站在这些画前的。可能他们张狂,事故,不太把自然的灵性和人性的纯朴放在眼裏。毛以岗创作的是以人性为基础的艺术,这种艺术不需要想法,只有符合人的视觉需求的丰富的图标,而这种图标尤其符合传统的“审美偏爱”。   看毛以岗的画有些像古人品读手中的长卷,可以整体地看,也可以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品。如《雨后的石桥》这幅画,我们的视线就会从水边的田埂开始,沿着水草依依的小路,蜿蜒到石桥下,再穿过弯弯的桥洞,看到更远的永岸、田埂。这是一种设计,只有对大自然有很强感受的人才能有这样精心的安排和经营。就像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裏,到处都会有这样的设计:昼裏面总有一条小径曲折于山林中,跨溪永而设桥,临山崖必有古人凭栏。古树伴茅屋,祥云绕古刹,一派静谧、幽远的景象。一幅《渡口》也是如此,昼面的构成也是让观者由近至远,先沿着缓坡走到水边,再极目远眺,峻丽的山峰下片片稻田笼罩在宁静中,不尽的江水流向天际。   毛以岗在他的这些山水系列襄,延续了他以往的写实主义画法,而且以更直观的视觉、更朴实的笔法,尽可能的描绘纯粹的真实。丈片的天空,曲绕,分割、构成,使画面更具现代感。他笔下的那些薄薄的阳光下浸泡着空气的山峰,逆光下微微颤动着的树丛,都是引人入胜的看点。这固然需要纯熟的技法,更需要一种热爱自然的态度。能够表现出山水的自然风貌,有好的技术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赋于山水之性情,则需要昼者的心智。宋代大画家郭熙在他那篇著名的画论《林泉高致》裏,提出了一个“真山水”的概念,所谓真山水,就是要求艺术家把自然山水和画者的心情完美结合起来,再创一种比自然山水更具灵性和充浦意境的山水。他认为艺术家要在山水的远近、山色的朝暮变化中体会出人间的玲暖真情。细细地品读毛以岗的这组桂林山水,无论是倒映在乎静永面的山峰,还是晨夕薄雾的山光水色,都被平和舆清净抚慰着,在经过毛以岗精心诠释的这些昼裏,多姿多彩的桂林山水成为他远离社会,寻求永恒宁静的精神家园。

作者:袁正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