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时代多变迁,门转星移,过客匆匆,人生苦短。可册水依旧、美丽依旧,永恒依旧。人们对山水的依恋越来越浓……
中国地域辽阔,奇观胜景,三山五岳,名山大川多如繁星,苍劲的泰山、雄奇的华山、幽深的峨眉、秀丽的黄山,等等……不胜枚举。她们各具其不同风姿和魅力。
古人却把“甲天下”的桂冠戴在桂林山水的头上,游客们也深信不疑,这的确是个难解的谜。没有去过桂林的人也许不好评说,然而去过桂林的人,也多半是信其然而难以道出其所以然。其实,这个谜也并不难解开……
桂林山水是一个庞大的“风景群落”其中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漓江水程,犹如一幅一幅长长的山水书卷,千古风流,风光无限,朦空雾水,满江清澈。“江作青羅带,山如碧玉簪”,唐代赣愈赞道。水绕山环,水色山色,山水和谐,令人观止。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奇,桂林比其它名山更胜一筹的是她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她没有黄河奔腾咆哮的声势,也没有长江浩瀚天涯,一泻千里的气度,她的美感源自于南国女儿独具的灵秀之美……
漓江静若处子,水不扬波,她的景色因季节天气和地势的变化而变化。漓江迂回曲折,穿行于万山的腹地,不因两岸山势而湍急,总是不慌不忙,款款而行。泛舟在水平如镜的江面上,会感到“青山浮水出,船在山尖行”,水静水沉舟动,神移復似山移。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间。桂林四时景异,气象万千,而一般的游人,难以包揽其四季各异的景色情韵。
3.7亿年前桂林是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隆起,海水消退,加上自然的风化和溶蚀,形成峰林、峰叢和孤峰的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
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用40天游桂林,每日记达两万字之多。他游黄山和华山只不过十多天。他赞美漓江是文字正扬。历代名人学士慕名而来,沈醉在山水之间,山因水而俏,水借山而媚,不事雕琢,自然天成。美丽的山水,一直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好寄托。
这次专题书桂林山水,恐只表现了桂林山水的一角,不着急慢慢地画,细细地品,越来越好,越画越深入。桂林人大画家石涛说“搜画奇峰拓草稿”“师法自然”,清新、空灵、恬静,让人置身其中而忘记自我的存在,天地人和谐统一,是我的目标。
爱护我们的自然、让她们美丽依旧,让我们多去自然界吧,你就会更喜爱自然。喜爱山水,感悟人生,她的抚平城市水泥人类心伤的最好良药。
作者:毛以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