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7 00:00
对于摄影师来说,什么样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境界,思考着何种问题,都会在照片里留下些许蛛丝马迹,从而将记忆、态度照进现实。北极之行,对于何世红来说,即是对话心灵、照见灵魂的过程。
何世红
1969年11月生,甘肃民勤人。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亚洲金控主席,国摄金控(北京)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NPFH)董事长。中国金融网和国家摄影创始人,2009年至2011年,由他发起的“中国金融家与企业家七大洲问计低碳金融”大型公益活动,将低碳金融理念推行到七大洲84个国家,得到各国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可。
极地之行是每一位摄影师——特别是自然风光摄影师一生最美的梦想,神秘、独特的绚丽极光,色彩浓烈的朝霞晚霞,冰封玉洁白雪皑皑,憨态可掬的南极企鹅和耍帅北极熊,共同营造出一个恍若仙境般的童话世界。
情之所至,一往而深。摄影家何世红更对北极情有独钟,并得以三行北极,令人羡慕。“第一次去北极,在漫漫冰雪之地,看到十分独特的地质景观,心里充满着好奇。而北冰洋航行,其间风声大作,涌起4~5米高的参天巨浪,航船摇摆起伏,更多的是恐惧与刺激。” 心境决定意境,而技术把握情境,我们能看到摄影师作品中的那种天地苍茫的大气与波澜壮阔,在三方面完美结合的同时,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激情如潮水般的涌动。此时摄影师只与自己的信念与灵魂做伴。
北极最美据说是晚上,北极光最易出现在11月至次年2月,当地时间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有些时候可持续1小时左右。对于极光的解释,神话传说版本颇多,而摄影人更像是始终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追问答案的“思想者”,“极光是数百年前的磁场斜线在异度空间的呈现”,何世红的解释除了科谱醒脑,还保留了几份诗性的神采。岁月的百年回眸,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这是灵光乍现,也是我们与过往的遇见。
北极之行拍摄极光并不是何世红的终极目标,天光之外,何世红念念不忘的是与北极这个严寒之地的物种之主北极熊的生灵之约。
天空之下,天际线上,一个笨拙的身躯逆着天光由远而近,一排数位隐藏在雪地上的来自不同国家的摄影师,不约而同地举起又笨又重的长焦镜头开始“瞄准”!
摄影人,尤其是自然摄影师,出于对被摄生命的尊重,并不喜欢把相机比喻成枪,而此刻的数位摄影师则是把相机当成了自我保护的武器,隔着相机,他们不再害怕那姗姗走来——体重可达800~1000公斤的北极熊,虽然他们间的最近距离竟然只有区区数十米,且无任何防护,估计即便常与北极熊打交道的爱斯基摩人,若手中无枪亦会感到棘手。
摄影人骨子里都会像喜欢枪一样喜欢相机,但那种“摄猎”,应该是一个从人生苦旅生活羁绊日常束缚里挣脱出来的向往自由的灵魂,是对于世间一切是非好恶美丑物我的对照审视,是一次次内心的净化,而不应该仅仅是摄影师贪婪地向大自然的单纯快门索取。什么样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境界,思考着怎样的问题,都会在照片里留下些许蛛丝马迹,将记忆、态度照进现实。摄影,让我们对话心灵,照见灵魂。
都说去北极能遇到北极熊是靠运气,何世红前两次都未能见到,而这一次在20年的旅程中竟见到了86只,看来不只是运气这么简单。正如何世红所说:“路线地点以及导游的选择更重要”,何世红这次北极之行住过3个宿营地,而拍到北极熊最多的地方是在哈得孙湾。“我们住的是一个熊车宿营地,有4个集装箱,当地的爱斯基摩人给我们做向导和提供保护。在这里待了7天,最多的一天能看到15、16只北极熊。”
哈得孙湾是一处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熊来此补给身体度过冬天,在缺少猎物的时候,它们也会吃草茎和捕食落单的熊崽。北极熊的皮毛非常特别,它们的毛是中空、半透明,当北极又大又红的太阳刚升将落的时候,这些小管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成美丽的暖色调。而阴天或有云的时候,毛管对光线折射和反射较少,人们就会看到白色的北极熊。
“北极的夜只有4个小时左右,但感觉这4个小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虽然熊夜间视力较差,但鼻子很灵敏,晚上也会闻着味道来到集装箱处寻找食物,弄得四周哗哗作响,我们都不敢睡觉,生怕它们会硬闯进集装箱里来。而每天早上外出前,我们也都需要半打开集装箱的门,观察确认近处无熊后方才外出。北极的夜并不黑,明亮的月光照亮大地,冰层也总泛着清辉之光芒,有着诗的意境和神韵。
何世红却遗憾地说这时候无法拍照,因为集装箱虽有玻璃窗户,但空间狭小,为了不相互影响大家休息,向导不允许大家把相机自由带入有窗户但却十分狭窄的卧室拉开阵式拍摄,而且通常从室外带回来的相机与外界一样在-20°C以下,只能放在门口保持与室外恒温,以免相机镜头骤然变温引起相机故障。”在北极有人类行踪的地方,也是熊、狐必经之地,所以不需要外出很远就可以拍到北极熊,甚至可以将相机架在餐厅外长焦拍摄。
无数温馨的画面留在了摄影师的镜头中,令我们也为之动容,然而拍摄中最难忘的却并不一定是优美。“一天,我们驾着雪地车远远跟踪着熊妈妈和两只幼熊,小熊崽爱玩耍,走一会儿便不愿意前行了,这时熊妈妈会很有耐心地折回头,陪它们一会或拱其继续赶路,熊妈妈并不理会我们。但过了一段时间它突然焦躁起来,这时我们也发现了不远处出现了另一头体型健硕的公熊。我们要求爱斯基摩人导游能够驾车驱散公熊,但导游说这是生物链自然生存法则,不应人为去干扰,况且我们的车在雪地也确实跑不快。所以,我们只好悻悻地离开……”
何世红说露天拍摄时大家都尽量少发出声音,就如同“特工”行动。即便这样惊险、刺激也会随时发生:“另一天,我们匍匐在雪地上,等待着远处一只白熊慢慢走近。除了人类,北极熊在生活的区域里并没有天敌,所以他们出行觅食一般都走直线,不转弯,颇具王者风范。正当我们享受着前方所见之美丽,却不想身边又传来‘惊喜’,‘这怎么还有一只’,这时摄影师中一位压低了嗓音急促地扭头看向侧面,我们顺向望去,在我们不远处便有一只在慵懒地徘徊。”何世红没有细说,我想当时的心情一定可以用心惊胆颤来形容。
谈到创作环境,何世红说南北极都去过,感觉最困难的是在西藏。所以,有机会再来北极,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北极美景如同仙境,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远离工业,远离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没有致命的空气污染,洗肺,醒脑。没来北极时认为这里太冷,是人间的流放之地,来了之后才发现,能在这里生活太幸福了。”纯净之地必美化心灵,而纯净之心则摧生善意,这便是图片美化生活的意义所在。
日出日落,每一个按下快门的瞬间都是令人感动的时刻。“熊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当拍摄到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时,便成了永不落幕的人生记忆。”两只北极熊打架,弱势的一方会选择自动走开,这便是熊类的“文明”战争。熊与熊之间也有激烈的打斗,特别是作为熊妈妈,需要充当幼崽的保护伞,她们更会奋力反抗击退强敌。当然,在打不过吓不退小熊又逃不掉的时候,就难免出现公熊吃食同类小熊的血腥残酷场面,“但人类的残忍要比这里恐怖上百倍”所以何世红一如继往地喜欢拍摄北极熊。
这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遥远的梦境之地。“就这么一天天与北极熊相伴,感觉此生足矣!但对于保护这属于大众视线之外的地球上最纯净的一隅,我们是要去享受这一美境,还是圈起保护起来,不去打扰它们原本的生活,这对于去过的人都会感到选择的困难”何世红如此感慨。
对金融产业有着深刻洞察和丰富经验的何世红,近几年却一直 “不务正业”,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摄影上。何世红是于摄影金融产业方向的大处着眼,做着摄影旅行相关的产业链资源整合,与银行、旅游景点、旅游公司间保持着更广泛而密切的接触与战略合作,从而推动他更宏大的图片产业公司上市计划。面对手机移动终端的兴起,被何世红看好的“微摄”手机App很快应运而生,使用人群更是覆盖了青年人这一最有活力的群体。“如果您想在百分之一秒成为百万富翁,微摄手机拍照交易就是您唯一的选择!”这是他给微摄的定义。
而对于何世红来说,最让他感到享受的还是拍摄本身,北极是他的心灵栖居之所,而他的北极之行,便是在一次次地洗涤心灵,去除杂芜,唤醒人性自我的那份最纯净的感动。
====================================
感谢您看到了最后!
为了保护微信的原创性,请谨慎点击“…”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如果你实在忍不住要与好友分享,起码输入你在这一刻的想法…
官方网站:www.foto-video.cn
官方新浪/腾讯微博:数码摄影杂志
微信公共账号:FOTO数码摄影
联系电话:010-65157887
邀请好友:请保存“二维码”图标,扫描图标共同关注FOTO。
来源:数码摄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