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7 00:00
↑↑↑
扎染工艺一直受到针织世界的青睐,用东方写意手法表现出的渐变水彩图案、青白二色的对比营造的古朴宁静的意蕴,都传达给人一种“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其工艺大致分为扎花、浸染两个主要流程。以传统的手工纺织原色(白色)“土布”为载体材料,进行手工缝缀、缝扎结合。缝缀之后要对每一处“‘撷’撮采线结之”,最终形成洇染、泼溅、渗浸、淡化等不同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著名的扎染工艺Shibori,让我们DIY出属于自己的靛蓝图案吧!
Shibori是一种古老的工艺,盛行于日本江户时代早期。它用捆扎、缝合、折叠、扭曲、夹、压、印染等方式,对布料进行各种物理染色,每一种方式都能够在布料表面创造出极漂亮的视觉图案。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特性,所以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做出想要的效果。
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一份蓝染的原料(可在淘宝购买)
· 天然材料的衣服或布料
· 容量约100升的水桶
· 橡胶手套
· 麻线
· PVC管子
· 木头长棍
· 剪刀
· 木制小夹子
· 橡皮筋
· 小木块
最好选择天然质地的布料或衣物,以棉、羊毛、丝绸或亚麻的最好,染色前需先清洗布料。这里用的是长方形的餐桌布。当然,任何形状的衣物也都是可以的。
第二步,扎花
Shibori有六种扎花方式,今天主要介绍其中的Itajime, Arashi, Kumo三种。
ITAJIME,可以染出具体的形状
首先,将布料象风琴一样折叠起来。
对折完毕后,分别在布料的上下两面放上木板或者其他的平面物(如硬纸板),用橡皮筋或绳子捆绑好,防止染料渗透织物的表面。表面物的面积越大,橡筋和绳子用的越多,染色完毕后留白的部位就会越多,反之,靛蓝的部位就越多。
ARASHI,杆状缠绕扎花
把布料围绕着塑料PVC管斜包起来,布料缠绕完毕后,用麻绳在布料一端打上死结。
接下来,把麻绳在布料表面连续缠绕6-7圈,然后把布料挤到底部,堆积起来,再把麻绳绑紧。注意:如果在挤压布料前就把麻绳绑得很紧,会很难移动布料并且难以控制染色效果。
继续缠绕、挤压和绑紧麻绳,直到所有的布料都被压紧为止。在布料的上方打结。这样染色后的布团会有很多稀疏的白色斜纹,即布料被麻绳捆绑的痕迹。
KUMO,打褶扎花。它把布料缠绕成很多段,从而产生类似蛛网的染色效果。
首先把布料层叠对折。按照平均的距离,把中间部位挤捏成点状并打结。
在另外一边做同样的尝试,形成交叉的节点。继续用橡皮绳缠绕,让它逐渐缠绕到中心。
一直缠绕到不能继续为止。用多余的皮绳把布料扎成牢固的一捆。
缠绕的时候可以灵活多变,使用夹子、回形针、装订夹、老式木夹、罐头瓶盖等。
最后,浸染
这是一种不断反复的冷加工手工艺。首先要做的是调配靛蓝染液。这次,我们在20升的桶里装入16升的热水,倒入靛蓝染料粉并不断搅拌。
然后,倒入苏打灰(即纯碱碳酸钠)和还原剂,继续正反打圈。为了让染料不被氧化,保持轻柔的打圈和遮盖是很有必要的。当染料充分混合后,需要遮盖晾放至少1个小时。当看到泡沫状的油亮面附在上层,黄亮色的液体在下层,染液就差不多调配完成了。
把之前捆扎好的布料都放进另一个装有清水的桶里。当布料吸饱水后,把水分拧干,再把布料浸透到靛蓝的染液桶里,轻柔地用染液渗透布料,同时摇匀桶里的染液。
大约5分钟后将布料拿出。布料刚拿出来的时候会呈现绿色,但在空气里暴露几分钟后,会变成深蓝色。这时,如果你小心地掰开其中一块布料,能清楚地看到有规律的空白,这就表示你成功地得到了想要的图案效果!
当所有的布料都浸染并氧化过之后,可以继续重复这个染色的过程。浸染的次数越多,织布的蓝色就会越深。记住,当布料变干的时候,靛蓝色会更深,而当它经过第一次洗涤,颜色会稍有褪色,不过,这才是植物染料的自然效果。
染色完成后,把这些布块放置晾干。建议过一夜之后再去解开它们。戴上一双新的手套,找一把剪刀,放置一桶清水,把捆成一扎的布料放在水里冲洗,小心地剪去麻绳和皮筋。
基本制作已经完成,让我们来看一看分别用Itajime, Arashi, Kumo三种扎花方法做出来的不同效果吧!
Itajime,把布料摊开后,你会看到上面网格状的图案,这是我们放在其表面的四方形木片的作用结果。
这个是用了夹子的Itajime,在四方形的四边都留下了夹子的留白痕迹。
Arashi,间隔条纹的缠绕效果。
Kumo则形成了万花筒似的绚烂图样。
把所有的布料都解开,用洗衣机清洗干净(记住用冷水,不要用洗涤剂),然后晾干,或者用烘干机的最低档烘干,熨平。这样,属于你自己的靛蓝染色就完成了~
在了解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后,大家有没有跃跃欲试的想法呢!授之以渔,这里再为大家提供一些特别的案例,来激发灵感吧~
来源:前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