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7 14:09
杨善深(1913-2004)
1935年在日本京都堂本美术专科学校攻读美术。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五人在广州成立“今社”。
■梁照堂(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
清明时节,特别思念老师!
杨善深作为岭南画派四大家之一,除杨老师外,其他三位老师对我都有教诲,我心存感激,与其他三位大家享誉国画不同的是,他除了绘画闻名之外,书法也备受推崇。他的书法吸收了汉碑的各种涵养,从而形成了有朴拙味的“杨体”。在师承方面,关山月、黎雄才的老师是高剑父;赵少昂的老师是高奇峰,而唯独杨善深与高剑父的关系亦师亦友。另外,岭南画派作为一个主张革新的绘画团体,在注重革新精神的四大家中,杨善深应该是最重视传统的一位。关山月老师非常强调笔墨的时代感,所以他的作品几乎都洋溢着浓重的时代气息;黎雄才老师则重视笔墨当随时代,虽然画意未必时代气息特别强,却很重视用笔墨渲染表现今日山河壮丽。而赵少昂老师则在花鸟方面强调情趣,一种笔墨的酣畅之感;而杨善深老师则几乎时刻强调传统,在四大家中,他应当是继承高剑父的苍拙线条和用笔最明显的一位。
我认识杨善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很儒雅,经常穿着长袍,很有文人气。我们在一次次艺术聚会上一见如故,之后便时常一起交流国画与书法,那时候我在艺术上虽然已经学有“小成”,但他毕竟是我非常敬仰的大家,所以,我每次都希望能与他在艺术与观念方面有更多交流。但是在2002年,我在举办画展前夕,他说,我们也算师徒关系,但却还未行过正式拜师礼。那时我受他教导已经近20年了,所以就在展览前几天,完整地举行了传统拜师礼。
杨善深老师对我关怀备至,我举办的展览,他几乎都会到场,2002年我在广州艺博院的个展,他专程从加拿大飞回来参加,我在加拿大举办画展,他也是不辞劳苦地来参加。
记得有一次,我在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个展,这所大学离温哥华市中心非常远,他提前几天就到展场观看,一张张地慢慢看,而且几乎每看一张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布展期间他认认真真看了两三个小时,开幕他也会认真看一遍,在我所认识的老师辈中,极少能像他这样关注学生辈的。
又有一次,他约我去他家里,我到了之后,他的朋友学生都坐满了,他把我拉进房间,用录像机播放他与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老师一起合作画画的录像,看到一半,我感到过意不去,就说“杨老师,外面这么多朋友在等,我们在这里看录像,好像不太好?”结果他说“不怕,我今天让你来,就是想把这个放给你看。”
杨善深老师于2004年离开我们,在那之前身体每况愈下,所以,当时有媒体就委托我到香港与他进行一次采访,留下他的艺术见解。他在香港家中兴奋得几乎把所有的照片都搬出来让我们看,包括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他们的一些过往和小时候的照片,谈了很多艺术、生活的往事。原计划两个小时的采访聊了大半天还意犹未尽,当时他还在画一幅画,画面是两只鸡,当时还未有背景,他问我的意见,我说没有背景更好,最后这幅画没有添加背景,也成了他的遗作。
春雨淅沥,往事悠悠,分外想念杨老师……(梁志钦整理)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