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7 16:57
《天香》
《访华似梦》
《唐装》之二
《绽放》之三
《雪漱》
《大自在》
《天香之一》之一
《凭窗留影》
展览时间:
2015-04-11~2015-04-30
开幕时间:
2015.04.11下午3:30
展览城市:
广东
展览地址:
珠海诚丰美术馆
主办单位: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陕西国画院
承办单位:
珠海诚丰美术馆
策 展 人:
杨俊茹
展览介绍:
读了蔡小枫和傅小宁伉俪的作品,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这是当前画坛上少见的自由、放松和随意地表现真情实感的画。画,有各种功能和用途;画家,各有各的天赋、才能和智慧,世人无权叫画家只能“这样画”,不能“那样画”。画家呢,凡是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决不会看别人的脸色或看艺术市场的行情画画。绘画作品是要别人欣赏的,有无可争议的公众性,画家不能孤芳自赏。但是画家的作品要让别人喜爱,产生感人的力量,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有感而发,表现的是真感情,显露的是画家的真面目、真性情,不矫揉造作,不是“戴假面具跳舞”(吴冠中语)。这些其实是绘画原理的ABC,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可这恰恰又是当前我国水墨画界甚至整个美术界的通病。有些人以自己的画像古人和外国人的或酷似当代流行的面貌,作为追求的目标,结果流行千篇一律的样式,内容和形式毫无新鲜、活泼可言。面对这些画,人们只有产生厌倦感。
蔡小枫和傅小宁自幼受绘画名家父辈的熏陶,耳濡目染,不过他们从中受益最多的不是绘画的具体技巧,而是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对绘画原理的领悟以及难能可贵的兼容并蓄的精神。他们俩的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相对而言蔡小枫的创作与他的日常生活、与现实接近一些,傅小宁的创作则更多超越现实的梦幻色彩。但他们的艺术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写自己面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感受,坦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表现方式而言,两人的艺术兼有文野,蔡小枫文中有野,傅小宁则野中有文。所谓文,可以理解为古典规范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是“熟”的;所谓野,则是来自作者本人的想象和独创,是“生”的。真正杰出的艺术创造莫不是在文野之间,在有法与无法之中。另外,蔡小枫和傅小宁善于运用创作过程中的“即兴性”方式,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这种“即兴性”表现于两个方面:在深思熟虑之后的构思中加强即兴的随意,其一;根据自己的直接感受临场发挥,其二。前者带有“创作”的性质,后者多为写生小品或随意小品。“即兴性”本是传统文人画的一大特点,是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巧妙结合的产物。所谓胸有成竹,就是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力与修养;胸无成竹则是摆脱预设的结局,面对画面上产生的偶然性“场面”因势利导,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探求新的可能,扩大“战果”。话也说回来,这随机应变的能力并非人人所有,非功夫和修养到家不能得心应手。蔡小枫、傅小宁二位能驾轻就熟地发挥即兴性的创作方法,至少说明他们不仅有熟练的手头功夫,擅用各种质材,独立使用或混合使用:工笔的、意写的,水墨的、色彩的,民族传统的、西洋外来的;这是第一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是真正动头脑思考的艺术家,谙熟艺术规律和创造原理,深知艺术创作除了要师古人、师自然,更要师心,即认识自我,尊重自我感受。他们用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征服了同行,也征服了大众。大家不仅赞叹他们予人耳目一新感觉的绘画作品,而且会从中得到艺术观念的启发:画,还可以这样画;或者,画,应该这样画!
文/邵大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