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台故宫推王羲之和上河图特展

2016-04-07 11:11

>

台北故宫博物院2日推出“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图特展”。

“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邀请观众欣赏“书圣”王羲之晚年时致友人信札所集成的《十七帖》,这些信札书体以草书为主,用笔流畅,线条遒劲有力,姿态匀称优美,有“书中龙也”的美誉。本次选展院藏历代《十七帖》相关作品13组件,借以呈现此烜赫名帖的书法之美,以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和递变。

《十七帖》因第一札起首写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迹见于唐代,今已佚失不传,后人多借传世的临、摹、刻本及文献来勾勒原帖范式。

此次展出的《十七帖》为习书典范,敦煌出土的唐人临帖、北宋苏轼《临汉时帖》可见一端。元明之际,各种《十七帖》的通临本陆续出现,或为长卷或为册页,赵孟頫、董其昌、朱大有可为代表。另一方面,俞和放大字体及直幅书写的意识和举动,是《十七帖》发展史上的一大变革。明代中晚期,私家刻帖风气兴盛,郁冈斋帖本、余清斋帖本等《十七帖》在版本之流传上亦有可观之处。清人王澍的临写形神皆备,忠实而完整。乾隆帝临池用功,表现多元。刘墉则以泥金书写,装饰意味浓厚。民国以后又有新气象,谭延闿的恢弘气势,体现书家汲古求新的实践。

台故宫推王羲之和上河图特展


来源:网易艺术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