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张晓刚《大家庭No.7》将现身保利2016春拍

2016-05-16 16:03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6月3日至9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将在京举行。本季春拍现当代艺术部将特别推出张晓刚 (雅昌指数13) 创作于 1998年的作品《大家庭No.7》,此画是其“大家庭系列”中的经典佳作,源自张晓刚挑选的一张时光切片。画中两位正值青年时期的男女身着整洁的白色衬衫,瓜子脸,单眼皮,梳着当时颇为流行的发型,具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的典型外在表征。

  张晓刚 《大家庭No.7》 1998年

  布面油画,130×100cm

  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是对摄影图像的复写,也是对现实的拆解。他在作品中采用直接挪用老照片的形式,着重呈现出六七十年代家庭照的典型样式。无论是全家合照、夫妻合影,抑或是孩子的单人照片,特殊时代的气息在画中人物特有的服饰、神情和摆拍的照片形制表露无遗:中山装、白衬衫、背带裤、中式西装、海魂衫,无不透露出毛泽东时代中个体生活的质朴与高度同质化;平静、呆滞、刻板的人物情态,又暗示出仿佛一切的欲望与激情都被压抑、封锁在现实的压力之下;照片的摆拍姿势和相对统一的照片格式将家庭生活中原本应该私密化和个人化的部分进行了标准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处理。因此,就“大家庭系列”中的人物而言,他们在所处的社会情境下,冥冥之中秉持着自己的信念,但同时,这信念又绝非是纯然个体性的,而是存在一个强大的“他者”。

  从表面看来,作品《大家庭No.7》似乎与当下之间并无“瓜葛”,然而女孩脸上泛着的浅紫色光斑又将我们拖回现世。它是对老照片历经时间洗礼之后陈旧痕迹的艺术化表达,同时也意味着对原有画面的侵扰,暗喻着对于时代记忆的“压榨”或是“反思”。于是,张晓刚的“光斑”仿若是嫁接“往昔”与“当前”的时光隧道,将那个集体主义时代的莫名兴奋、集体缄默、精神压抑得以化解、冲击与反省。更具深层意义的是,正是在照片挪用、朦胧化表现和“光斑”介质的共同结构下,张晓刚通过主观化复制的方式颠覆着日常生活中的理性秩序,在促使图像唤起历史或记忆认同的同时,也将其投射进个体化的感知之中,从而建构出一个暧昧又超越于现实的二次元世界。在这里,既是往昔,也是现在,既是回忆,又是梦境。它将生活中被遗忘的更深层次的现实展现出来,却也留下了一处可供遐思、反讽的空间。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