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凤鸣在岭”第一回——大块文章·汤立大写意花鸟画展

  汤立,194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民进会员。

  2013年3月28日上午,凤鸣在岭“大块文章·汤立大写意花鸟画展”在北京凤凰岭美术馆隆重开幕,画展反响强烈。

  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内的中国书画学精英和广大师生等纷至沓来,观摩学习。大家尽情欣赏着汤立的画作,感受着汤立先生的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神奇魅力。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专为汤立画展题词“借古开今”以表祝贺。

  北京凤凰岭书院院长王鲁湘先生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对汤立先生展览作品给予了详细点评与解说,高度肯定了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汤立先生此次展出作品的学术性、艺术性、高端性。

  学界普遍认为,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已出现了危机。而汤立却在大写意花鸟画坛萧然卓立,兀然崛起,他高扬了以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文化精神,其作品大开大阖,大气磅礴,笔墨淋漓,动人心魄。

  《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神州书画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书画网络电视》、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单位积极参与,作现场采访报道。

  嘉宾点评

  嘉宾:王鲁湘、陈传席、黎鸣、卜希旸、吴悦石、林阳、冯光先、孙克、刘墨、郑雷、张培武、韩国栋、项堃

  王鲁湘(文化学者,美术理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高级策划、主持人,北京凤凰岭书院院长)

  当下中国画家中,更多的是一种制作性绘画,像汤立先生这种完全以书法用笔直抒胸臆,放笔寄情的大写意太少。在我看来,大写意画最能代表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

  与世界上其它所有绘画门类相比较,中国绘画的独特性在于它的笔墨语言,笔墨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的书写性,即用笔用墨的浓郁书写。同时,造型上要写意,写意的特点是神似,而不求形似。用极其简略的语言,极其概括的手法,在半抽象半具象的状态之中,把物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大写意画对于画家的文学修养要求很高,包括诗、书、画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大写意画家在中国当代画坛已是凤毛麟角。大写意还要求画家有相当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日积月累的绘画经验。

  汤立先生的大写意中有众多的传统因素,首先是受家父著名国画家汤文选先生的影响,不仅如此,他所师承的方面还有很多,如徐青藤、陈白杨、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朱屺瞻等等,可以说是博采众长,最后熔铸成自己浑厚的风格。整体来说汤立先生的大写意画温柔敦厚,他人随和善良,不求狂怪野意。尽管他的画中有徐渭、八大的冷厉,但是最后表露出来还是他自己的温柔敦厚。

  美术史上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在经历了一个高峰之后一般会有一段下坡,尤其是在经历过较长一段时期的西方文化冲击之后。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最为宝贵的大写意精神应该魂兮归来,我们一直在美术界呼唤这样一种文化精神的回归。这些年以来,中国的美术创作越来越趋向于制作性、描绘性,这令人担忧。另外,中国绘画的传统就是书写性,包括高度的概括能力、恰当的变形能力和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将这一传统继承,那么我们就会把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一个文化因子给变异了。

  好在我们都在关注大写意,呼唤大写意。在这样一种大写意精神魂兮归来的潮流中,汤立先生无疑是一位立于潮头的画家。

  陈传席(美术史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汤立画展首先给我的印象是气势磅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尤其是大画,这是第一。

  第二,古人说才、学、识,后来又加了个“胆”,在画画当中,“胆”很重要,李可染说“可贵者胆”,汤立的气势就来源于“胆”。胆大还必须技术到位,有胆乱放也是不行的。所以说胆大加上技术娴熟,这是他的长处。

  第三,杜甫有诗云:“元气淋漓障犹湿”,这种感觉是一般画家很难达到的,汤立的画就是这种感觉。要想达到这种感觉首先是用水掌握得好,而且技巧也要到位,扬州八怪中有位画家曾经讲:“石涛善用墨,八大善用笔,我善用水”,笔墨关键在于用水。汤立用水掌握得非常好,水、墨用得好还要有技巧和胆量,这几条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第四,汤立有文化学养,他的诗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格调不低,不读书的人这种文化气氛就出不来,画的格调也就俗了,而他的画不论大幅小幅,格调不俗。

  汤立的画气势、笔墨都很出色。

  黎鸣(哲学家、美学家)

  当今中国大写意画家当中,汤立先生是翘楚,我还没看到有人能超越他。现在很多画家由于受到某种所谓观念的牵制而过分强调个性,这恰恰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尤其像大写意,强调用笔的简要、用墨的变化以及精神意志的确立,“三生万物”,这三者是最重要的,通过此三点,足以让汤立先生在中国大写意画界独树一帜。

  近一个世纪以来,西画进入中国,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西画和中国画都有各自的特点,二者可以兼容,但不要抹去了各自的个性。中国画的个性恰恰就在于大写意,第一,用笔简练;第二,用墨丰富;第三,意境宏大。用笔、用墨、用意,此三者是作为一个大写意画家所必备的。

  汤立先生继承家学,又能自成一格,其画自然天成。他不光在绘画上有了自己的风格,书法上也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林阳(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古人讲诗、书、画、印,“诗”排在第一位,而“诗”的思想比技巧更重要,没有思想就没有格调。汤先生的诗气魄非常大,有思想,有格调。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画得深入,有传统,还有创新,体现的是文化的修养,这是十分难得的。

  汤立先生是书香门第,受家传滋养,这种全面修养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家传中的训练方法和现在的美院教学不一样,过去传统的中国画教育方式是师徒传授,以诗、书、画等全面修养感染学生,有民族自身的艺术理念与方法内容,而不是西方的明暗、透视来解决问题。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我们现在应该严肃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未来要确立一种怎样的体系?到底能不能用西方的体系代替东方的体系?今天我们谈创新,要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但要清楚你的根基是什么,你的教学思想是什么,如果连根都没有了,取而代之变成了别人的根,把两种不同门类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长出来的就不伦不类了。在我看来,中国几千年的深厚文化传统弥足珍贵,是不能忘掉和不能失去的。

  汤立先生的大写意艺术今天来看很精彩,再过五年、十年,还会有更多的精彩,我们期待着。

  冯光生(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

  我个人看来,画画第一层面是画人生阅历,第二层面是画文化修养,第三层面是画物象。

  首先要画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心胸,汤立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呕心沥血,从字里行间中能看出他这60年来的人生的磨砺、倾注与挥洒。

  第二要画修养,包括文化修养、笔墨修养、书法功底的修养。汤立先生的修养全面,这决定了他的艺术品位,奠定了他攀登艺术高峰的雄厚基础。

  第三才是画物象,物象要画得有趣味,不是靠逼真地描绘,也不能过分夸张,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经过艺术提炼后的一种物象,汤立先生的画因此而有趣味,有艺术性。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中国文化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民众所关注。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在这里办这么好的展览,我想应该是一次整合与塑造,对汤先生本人来说也是一种回顾与激励。

  吴悦石(国家国史馆特约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汤立兄得大写意之魂。他秉承家学,又有独立见解,笔墨酣畅。中国大写意易学难精,看着容易,实际上非常难,有的人苦其一生都未必能够入其门。汤立兄的作品有自己的风格面貌和艺术语言,这非常不容易。

  在中国画坛,汤立的大写意精神起到一种表率作用,很多大写意画家会越画越小,越画越收,最后“气”也越来越弱,而汤立的“气”很壮。传世的大写意画家,像八大、吴昌硕、齐白石都是“气”很壮。

  在中国大写意这个领域里我们属于先行者,而且是少数,所以更要珍惜。从自己本身来说,在认识上还要加深,这里的“深”在于文化之根。我们现行的美术教育使大多数人对中国画的认识受到局限和曲解,殊不知那种解衣磅礴、痛快淋漓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追求精神和内心上的狂放,以及身心的解脱和人生的旷达。汤立的内在学养很丰富,非常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是大画家必须做到的。

  孙克(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

  有决心画大写意,其精神就了不起,因为大写意太难了,需要画家的全面修为,需要在书法上下大的功夫,以文化上的综合修养作支撑来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汤立的大写意是家传,他在笔墨上下足了功夫,画得很有力度,下笔纵横浑雄,笔墨厚重,每张画都有看头,味道浓郁,很有气势。汤立的大写意花鸟画简之又简,做到了笔精墨妙,这点很不容易。

  卜希旸(书法教育家,文化学者)

  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是“六法”,第一是气韵生动,气韵反映气质,学养体现气韵,汤立先生生于楚地,楚人有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流露于他的笔墨之中。第二是骨法用笔,骨法用笔离不开书法。汤先生把汉魏六朝的意蕴凝聚在笔墨里。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学李苦老、潘天寿等人,他说自己“非耷非齐”,但是淋漓酣畅贴近白石老人和李苦老,这种味道在汤先生的笔墨当中能感受得到。第三是应物象形,汤先生画花卉为百花传神,无论笔墨再怎么飞动,也没有失去花卉自身的生长结构,比如画竹子,寥寥几笔却能感觉到千枝万叶、青翠浓郁。

  从汤先生的笔墨当中能看出他的书法功力,荷叶的长柄、梅花的枝干、藤萝的柔条,充满了他对书法的理解。石涛的一画论曰:“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汤先生画草木、花卉,表现出了植物的生机、动态,做到了灵之、动之、生之、逸之。

  淡远是中国人的追求,八大笔下的一枝梅花虽然只有零星几朵,但却意境淡远。诗人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经过反复推敲一字一句练出来的,有时候甚至是“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汤先生的画疏淡而简远,充实而又空灵,很了不得。汤先生的画豪气潇洒、满纸生机、淋漓酣畅,而且也守住了朴拙,艺品如人朴拙难,守住朴拙很难。

  汤先生生于楚,楚人的豪气、浪漫,体现在笔墨上即是淋漓挥洒,他自己说“我有我法会天机”,汤先生的淋漓笔墨一定能画出更多令人震撼的作品。

  刘墨(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陈寅恪说过,一个汉字,就可以写一部文化史,“大写意”这三个字未尝不可以作如是观。

  先说“写”字。

  文章叫“写”,诗叫“写”,书法叫“写”,偏偏绘画后来不叫“绘”也不叫“画”而叫“写”,正是为了能够在一幅作品中蕴含来自于文章、来自于诗、来自于书法的妙趣。尤其是在书法极其发达之后,画家讲究在作画的过程中,用笔如行、如楷、如篆、如草、如隶,曲尽画家用笔之妙。这种以书法求画法的审美追求,使得画家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将表情、达意、造型,一以贯之,于是在绘画固有的应物象形之外,就有了骨力、韵律、气势与意境的加入,因而比起视觉形象来,更能密切地联系着画家的心源。

  次说“意”字。

  这种“心源”,即是画家的“意”。我曾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包含了来自于观念方面的文化与思想的层次,一个是包含了来自于人本与心理的性灵、精神、体悟和情感的层次,一个是包含了艺术风格的平淡、天真、简远、雄厚的层次。中国艺术美学往往把这种种极难形容的东西称为“意”,是因为对这种意味的体会不同于一般的经验认知,它应该是比一般经验更为深层的、更难以言说的深心体验。

  简言之,“写意”二字加在一起,表现了形体之外的人的内心深处的律动,它使中国画家与借助于笔墨,与自己内在世界最陷晦最真实的区域建立了直接的联系,笔墨与人的生命之源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合体。

  再说“大”字。

  “大”字的最好含义,是孟子所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因而,当这一切生机勃勃地汇合在一起时,往往能表现出人格的伟大,心灵的伟大、情绪的深度、修养的深湛、笔墨的精妙。

  中国最伟大画家自两宋以后多为写意画家,其意义正在于此。

  汤立先生数十年来从事大写意画的创作与研究,深谙写意之道,他一方面对明清以来的写意传统深入研究,一方面又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渐进渐修,读书、练字,在画面上营造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得“写意”旨趣,有“大写”味道。

  放眼当代中国画坛,能不慕名利而弘扬大写意画精神的为数不多,汤立先生无疑是一位代表人物。

  对汤立先生这次凤凰岭美术馆画展的成功举办,谨致祝贺!

  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走进汤先生作品展厅,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一幅幅作品蕴蓄着巨大的情感震慑力量,在那看似平和静谧的作品中透出一种跃动的生命活力,给人留下了巨大的审美空间。其作品无论是书、是画,或是短幅长卷,皆洒脱纵放,气度不凡。他画鹰,振笔直刷,耸翅兀立的神态跃然纸上;所作松、竹、芭蕉等,皆意笔写成,气势开张,风采超然。他笔下的花鸟每每有夸张变形,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既可以从中体会传统文人画的韵味,又不难发现时代的气息。

  汤立先生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域为数不多的重要画家。他家学渊源,长期追随其父国画大师汤文选,耳濡目染,天机自萌,且转益多师,兼容并包,匠心独运,自成面貌。

  观汤立大写意花鸟画展有感,意犹未尽,聊以一律,与汤立先生共勉:

  雪蕉庭柏意微茫,鴎鹭忘机岁月长。

  思接虹霓情自逸,胸呑云梦笔能狂。

  颠红醉绿真成幻,楚水吴山合是乡。

  扰扰浮生何限事,酒边心绪正苍茫。

  张培武(北京凤凰岭美术馆馆长,北京凤凰岭书院院长助理)

  汤立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全国是出类拔萃的,当今大写意画家似乎不少,但是能够画得像汤立先生这样大气磅礴就很难了。不管是笔墨构成,还是书法诗词,汤立先生都有独到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其他大写意花鸟画家不一样,一般的花鸟画家往往都是刻意地去构成,而他非常讲究情趣,自然而然。汤立先生画的梅花给人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好比置身于梅园里,嗅着梅花的清香,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修养的画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汤立先生用笔潇洒精练,用墨活跃自如,精神饱满,没有故意做作,而是非常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怀。

  项堃(《水墨味》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汤立先生的画,第一,气象很大,大气磅礴;第二,沉雄朴厚,有一股浩然之气。这气包括清气、文气。一个画家画到最后不光画自己的功夫和才情,更多的是画自己的修养、学养和心性。好的中国画像一首诗,是淡远的,是含蓄的,是内涵丰富的。汤立先生的画是诗性的。

  汤立先生对书法的研究也很深刻,他的书法有自己的风格,这无疑达到了一般画家难以达到的高度。

  汤立先生的画展均引起强烈反响,现场留言簿上写满了观众的激情留言,现将部分留言择录如下,以飨读者:

  “笔墨纵横,元气淋漓,汤立先生乃真大写意也!”

  “神奇深沉,大家风范,汤立先生画展给人一种难忘的心灵震撼和启迪力量。”

  “似象非象,别有韵味,流连忘返,真意趣也!”

  “真名士,自风流。画亦载道,观汤先生之作品存气也!养道也!”

  “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意境却是如此宽阔与博大,极具自然之美!”

  “大道为美,正大气象,大师风范。感谢汤立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大美!”

  “观汤立先生之作,才感到了‘霸气’与‘大气’四个字,不需过多笔墨便可将国画的意韵挥洒得淋漓尽致,真是太震撼!太棒了!赞!赞!赞!”

  “看汤立画展第一眼,美,夺目,愉悦!欣赏他的大写意——艺术中之艺术,艺术创作的高境界。他对生活的深邃挖掘体验,再用技法随意地表达!好极了!”

  “大写意实属真功夫的显微镜,汤立先生的功夫了得,钦佩!钦佩!”

  “汤立先生独步时代,是大写意的典范。”

  “大气、夺目,震撼、大美,开一代新风!”

  “大写意!大性情!大风范!”

  “传承有序,个性十足,大气磅礴,笔墨精神。”

  “落墨惊天地,下笔如有神。写意即写气,汤立先生大家也!”

  “艺术创作高于生活,但要真正完美地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而大画家汤立先生作到了。汤立先生用一颗火热的心和洒脱的笔墨牢牢抓住其对象的主要特征尽情地、自如地夸张地表现,这就是汤立先生大写意画的鲜明的特征,作品咫尺千里,大气磅礴。作品中还蕴藏着不同想象的梦幻般的色彩,既寻常所见,又神奇深沉,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祝汤立先生成为当代的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先辈样的一流国画家。”

  “观汤立先生画展,其艺术感染力、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震撼力扑面而来,每幅佳作都是一个‘强力场’!!!读了汤立先生的简历,更懂得了什么叫做‘厚积薄发’!如此简洁地表现自然,让我这个科技人员联想起爱因斯坦,他将高深的《相对论》高度浓缩成一个著名公式:E=MC2”。汤立先生对国画界的贡献必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与承认!谁都不是神,爱因斯坦也不是神。我深信在国画界的造山运动中,汤立先生必将是一座冉冉升起于海平面上的又一座高峰。”

作者:王吉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