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俊花鸟画:传统笔墨与当代意趣的交融之作

2025-06-03 15:03

文/吴东民

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李俊以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精神的艺术实践,构建起独具个人标识的审美体系。作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他的创作既深植于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笔墨脉络,又以现代视觉经验重构传统图式,其紫藤系列作品更因"以专求深"的创作路径,成为学界研讨当代写意画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笔墨架构:书画同源的当代转译

李俊的花鸟画以章法布局的现代性突破令人瞩目。他将紫藤藤蔓的自然生长规律转化为画面中的视觉节奏——藤条以行草笔意写就,时而如狂草般恣肆挥洒,时而似篆籀般沉凝厚重,在穿插交错中形成"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构成关系。中央美院于洋教授在评析其代表作《紫气东来》系列时指出:"李俊对藤蔓的塑造,暗合《石涛画语录》'一画论'的哲学内涵。他以书法线条的提按顿挫为骨骼,将紫藤的生物学特征升华为笔墨的抽象韵律,每一根藤条都是情感的轨迹,每一处转折都蕴含着对生命张力的诠释。"

这种将书画同源理念深度贯彻的创作方式,在花朵的处理上尤见功力。于洋进一步分析:"他以没骨法点染花穗,浓淡墨色的渐变中可见徐渭'泼墨大写意'的遗韵,而花瓣排列的疏密节奏又融入了现代构成意识。特别是在扇面小品中,紫藤花穗与留白形成的虚实关系,恰似传统诗词的平仄韵律,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空谷传响'的意境张力。"

二、文化解码:传统符号的当代激活

李俊的艺术探索获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多维关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以"东方生命哲学的视觉叙事"评价其作品,认为"紫藤缠绕的形态恰如文明对话的隐喻,紫色花穗的氤氲晕染则传递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这种跨文化的共鸣,在国内评论家的阐释中得到更深层的学术回应。

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聚焦其枝干塑造的传统功力:"观李俊画藤,可见'屋漏痕'笔法的扎实训练。他笔下的老干以浓墨皴擦,尽显苍劲质感;新藤以淡墨疾写,透出柔韧生机,这种笔墨层次的精准把控,源自对吴昌硕'写气不写形'理念的深刻理解。"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则从工写融合的角度指出:"其工笔作品如《迷失的家园》,以宋代院体画的精微刻画为基底,融入现代设计的平面构成;而写意紫藤则吸收了黄宾虹'五笔七墨'的技法体系,在水墨交融中展现南方画派的灵秀气韵。"

中央美院于洋教授特别关注其题材选择的文化深意:"紫藤在传统文人画中多作为配角出现,李俊却将其提炼为独立的精神符号。他通过数百幅同题材创作,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紫藤美学'——在他的画中,藤蔓的缠绕不再仅是自然形态,更成为时间流逝的视觉隐喻;紫色的晕染也超越了色彩表象,转化为东方美学中'紫气东来'的祥瑞象征。这种对单一题材的深度挖掘,暗合传统画论中'专一而通神'的创作法则。"

三、学术定位:传统法度与现代意识的平衡术

在当代写意画面临语言范式转型的语境下,李俊的创作路径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义。评论家邵大箴将其艺术实践概括为"双向突破":"既突破了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局限,以紫藤为突破口构建个人图式;又突破了现代艺术对传统笔墨的消解,在构成设计中坚守书写性本质。"这种平衡能力,在于洋教授的分析中被升华为"传统笔墨的现代性转译":

"看李俊的紫藤,能清晰辨识出两条脉络的交织——一是明清大写意的笔墨法度,如徐渭的狂放、八大山人的简淡;二是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如蒙德里安的线条构成、吴冠中的形式美感。他巧妙地将西方构成原理转化为水墨语境下的'布白艺术',在《紫藤春深》等作品中,以几何化的藤蔓分割画面,用大面积留白强化花穗的视觉焦点,这种处理既符合传统画论'计白当黑'的原则,又暗合现代设计的视觉心理学原理。"

于洋进一步指出:"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文化基因的重组。李俊深谙'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创作之道——他用西方形式分析方法解构传统笔墨,再以东方哲学思维重构画面意境,最终形成'既有传统笔墨筋骨,又具现代视觉张力'的艺术面貌。"

四、未来展望:从题材专研到精神超越

纵观李俊的艺术历程,其从"紫藤专研"到"笔墨悟道"的进阶轨迹清晰可辨。正如于洋教授在研讨会结语中所言:"当一位画家将单一题材画到极致,其意义已超越题材本身,成为探索中国画笔墨可能性的学术样本。李俊的紫藤系列,本质上是对'写意精神'的当代诠释——在他笔下,紫藤是自然物象,是笔墨载体,更是精神图腾。"

这种精神性的追求,在其近年创作中已显端倪。他开始将紫藤与山水、庭院等元素并置,试图在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拓展题材内涵。于洋对此评价:"从单纯的紫藤描绘到'紫藤+山水'的意境营造,标志着李俊从'技'的锤炼转向'道'的求索。当藤蔓延伸至远山云雾,当花穗映照于庭院粉墙,紫藤便不再是孤立的自然物,而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李俊的艺术探索为当代花鸟画提供了重要启示:唯有深植传统土壤,方能开出创新之花;唯有坚守笔墨内核,方能实现文化超越。正如他在创作谈中所言:"画紫藤,实则是画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藤蔓的缠绕是岁月的痕迹,花穗的绽放是生命的顿悟。"这种将个人生命体验与艺术语言深度融合的创作态度,或许正是其作品打动人心的深层原因。

吴东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b7b536bb155786b2a27dbd01fb52ac07.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b74415d03184f6c6343e84a4b275c55a.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eb8fbed133edb01368bf3ebe1a20c9a1.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65affcd4fad2f2d2e1915f804996df1f.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5253ff90f210f5a42028f2f86ce7a09d.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1510e14d49b1274cf546fec0cc8874da.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79e10ed25c25c6d4919921ec014b0e74.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06/6cd25b0547f0786cab5fc61b544635a5.jpeg


作者:吴东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