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倔”出来的怪才画家



李方膺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


四君子册页


李方膺有一年在知府任上遇大旱,赤地遍野,良田绝收,百姓不致饿死唯有开仓放粮,若层层上报时间肯定来不及。李方膺与郑板桥一样,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果断地打开国库开仓赈粮。还有一次李方膺为了替老百姓做主,自己被投入了大牢。如此看来,清代官场有光明也有黑暗。康雍乾何以盛世?与这些为民做主的小芝麻官的高洁品德是分不开的。隐于借园结友甚多李方膺(1696-1755),字虬仲,一字秋池,号睛江,乳名龙角,南通人。南通当时隶属于扬州,是扬州的一个散州,所以李方膺是广义上的扬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冬,李方膺从合肥知县位归隐后不再当官。但他没有回故乡南通,也没有到文人雅士、书画家聚集地扬州,而是在南京借寓项氏花园,李方膺题名“借园”,项氏花园从此有了新名字。在借园,李方膺住了四年,期间与当时文坛泰斗袁枚、画家沈凤过从甚密,谈诗论画,不问政治,悠哉游哉,过了一段惬意的生活,产生了一大批书画作品。



《古松图》

李方膺的怪来自于他的倔脾气,他专门找别人不画、不能画、不屑画的来画,画梦梅、疾风、破盆、弱兰,把自己的“倔”全部在绘画中释放了出来,终成扬州一怪。

别出心裁一枝梅

李方膺一生最爱梅花,画梅花直至生命尽头,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将近一半是梅花题材,单从创作数量上也能说明他对梅花的钟爱。


《墨梅图》


《梅花》


《墨梅图》



《墨梅图》



李方膺爱梅成癖,爱得如痴如醉。那年到安徽滁州代理知州,到任就前往醉翁亭,在欧阳修手植梅树前铺下红地毯,纳头就拜,爱梅至极可见一斑。李方膺是爱梅高洁的秉性,爱梅不畏冰霜的品格,他爱梅是自我人格的外射。


李方膺所画的梅花用笔苍劲老辣,构图简练疏朗,挥毫纵横,水墨淋漓,枝干瘦硬,花蕾了了,有大片的留白。苏东坡是画梅的绝顶高手,但郑板桥被李方膺的梅花深深吸引,竟如此叹曰:“东坡,与可畏之”,评价之高,无以复加。“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这是他一幅腊梅画上的题诗。与郑板桥在“衙斋听竹图”中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叶一枝总关情。”一样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





迎风傲立空心竹



《南风竹》


【名称】清 李方膺 潇湘风竹图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168.3,横:67.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以秃笔湿墨逆笔取势画风中之竹,通过竹叶的独特造型,表现出狂风大作的动态。作者成功地使不可见的风有了可视的形象,正如作者诗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末识“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晴江”白文方印,“李生”朱文方印等。按乾隆十六年为公元一七五一年,作者时年五十七岁。


李方膺喜爱狂风,墨竹带风是他的鲜明特色。“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这是《风竹图》上的题诗。短短四句却让我们了解了画家的经历、思想,虽然关起门来种竹画画,但刚直的秉性难以改变,愿狂风可以荡涤世间的污泥浊水。李方膺的风竹独树一帜,但很多风竹手迹已在历史的风雨中散失,剩下的很少,拍卖场上偶有出现,却又可遇不可求。


《竹石图》

竹子本是相对静止的,是比较容易表现,但是若画风中之竹,就需要表现出“风”来,而“风”是抽象的东西,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事物是有一定难度的。方膺就通过竹枝的倾斜,竹叶的临风飞扬来表现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展示无形的东西,那么有形的东西如何表现就是关键了。


方膺通过秃笔来表现竹叶,把竹叶在风中飞舞的姿态表现得很到位,因为竹叶在风中摆动,有时是看不见叶尖的。这样的用笔方式,恰到好处地展示了风中之竹。所以说方膺是敢于于“难处夺天工”的。


《潇湘风竹图》 局部

在画竹方面,他还提出了“胸无成竹”的观点。“胸中无竹”并不是说心中一盘糊涂账,笔下随便来,而是心中有数之后,又能够放任自如,在作画时不一定完全按照自己预先设想的那样去行笔设色,因为作画时具有随机性,也许在作画过程中会突然有新的灵感,那么,及时抓住新的灵感并加以表现,就是自己预先并没有考虑到的了。总体来说,整幅画的构思并不是茫然的,依然是“胸有成竹”的。


方膺画的是宁折不屈的翠竹,竿竿叶叶都在与风搏斗,仿佛可见摇曳之影,闻叮咚撞击之声,不禁令人遐想:竹乎,风乎,人乎?画的就是他自己吧!

忠贞古朴的石与兰



《石兰图》

在李方膺的题画诗中经常可以看到”楚忠魂“、”灵均“、”千古英雄“、”楚畹清风“、”楚江滨“、”露坠“等词,这些都是指屈原或与屈原有关的事物。



《石兰图》 局部

最耐人看的则是他的破盆之兰,偏偏让那花盆残破一角,破裂的陶隙中又长出数茎兰叶,生机勃勃。它象征什么呢?他这样题道:

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

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盆。



能说清楚的是技术,说不清楚却动人的是艺术。

方膺的倔强就是这样的艺术。



《游鱼图》

三十六鳞一出渊,雨师风伯总无权。

南阡北陌槔声急,喷沫崇朝遍绿田。



此图绘两条鲇鱼,运笔洒脱,以浓墨绘鱼背,淡墨绘鱼肚,一正一反,一浓一淡,生动地描出了鱼之肥美鲜活之态。


《风雨钟馗图》

——月雅往期经典,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石涛的伟大与媚俗

悖论董其昌:大师、淫棍和恶霸?

“西泠八家”篆刻印石128方原印照【珍藏版】

金农 | 精品《人物山水册》 《二湘图》,亮瞎你的眼

齐白石早年《花鸟册》(老舍旧藏)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古的绝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经典的山水画

看了陈巨来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高清组图)

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鳝 |《花鸟册》百图详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 石鲁 | 写生册

国人看不懂当代水墨,就是不懂艺术么?

美的极致!——敦 煌 手 姿(600势)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 繆谷瑛 | 百 花 图 集

巨献 | 815张高清大图带你走进《清明上河图》中815个人物造型细节

黄宾虹“写”出来的花鸟 (200图) 赵之谦印面60方,美醉了!

盈盈水间,脉脉不语 | 中国画中的水

陆俨少图式梳理——含陆俨少先生最全的写生作品

沉默的大师! 去世七年后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附作品集)。



来源:2017-08-22月雅书画月雅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