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2-25 14:55
古埃及为什么崇拜屎壳郎?法老的胡子什么情况下会翘起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系领带?古埃及在很多人心目中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2月23日,钱江晚报“博物馆小蜜蜂”讲解员志愿者队活动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法老的国度”——浙江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展。
上周五,“钱报博物馆小蜜蜂”志愿队的消息刚发出,首站活动的20个名额就被秒光。因为报名的人太多,活动不得不临时加场,上下午各一场。
木乃伊“硬核”冷知识
让“小蜜蜂们”长见识
首次尝试当讲解员,“小蜜蜂们”可都是有备而来,不仅掌握了我们提前预设的10个关于埃及的小知识点,还带来了不少自己的问题。
有个小朋友问:“法老死后,妃子会陪葬吗?陵墓朝西的位置为什么会有一扇假门?”
问题虽然刁钻,但难不倒此次带队的金牌讲解员姜舢,他说:“古埃及国王王陵有后妃、奴仆等活人殉葬。古埃及人认为,西方是快乐的地方,而陵墓朝西的假门可以让灵魂通过,在假门前面还会摆一张桌子放满贡品,甚至还有牛排,他们认为灵魂也需要吃东西。”
五年级学生吴含章、吴含易是一对双胞胎兄妹,花了一个多小时特地从余杭赶来,还拉上了邻居小伙伴。三个小朋友都说,自己最想看的就是木乃伊,“经常听到木乃伊,但总觉得很神秘,这次才知道,原来动物也有木乃伊。”
没错,姜舢告诉“小蜜蜂们”,“人能做成木乃伊,动物也可以,博物馆里就有猫木乃伊、鹰木乃伊等。古埃及人认为,心爱的动物去世后做成木乃伊,就可以继续陪伴主人。”
木乃伊的冷知识远不止这些。
姜舢告诉“小蜜蜂们”,木乃伊可以做成“木乃伊棕”的颜料,还可以用来做柴火和玩具。姜舢带着“小蜜蜂”观看两具未包好的木乃伊,“表皮上的反光物是沥青,当时欧洲人认为沥青可以做药品,于是就会将木乃伊磨碎后加入药品。”
首批讲解员培训上岗
为游客讲述博物馆故事
在示范讲解后,姜舢把孩子们聚拢在一起,做了初步的讲解培训,然后“小蜜蜂们”就闪亮登场了。大家准备相当充分,而且听讲认真,即便是低年级,讲解起来也都有模有样。
“在古埃及,人们对圣甲虫非常崇敬,因为圣甲虫从无到有滚出了一个大粪球,就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一样……”杭州翠苑一小二年级学生王泽邦精彩流畅的解说,收获了小伙伴的热烈掌声。王泽邦是“历史发烧友”,平时最喜欢到博物馆“打卡”,或跑到图书馆看历史书籍。虽然还只有二年级,但他说起历史知识,已经头头是道。
这次小蜜蜂活动也是王泽邦自己发现并主动要求妈妈报名的。“我之前在很多书里看过古埃及文明,那天放学在图书馆翻报纸,正好看到‘钱报博物馆小蜜蜂’在招募,就让妈妈帮我报了名。”
王泽邦的妈妈告诉钱报记者:“孩子很喜欢博物馆,去别的城市旅游,必须去当地博物馆参观。本地的自然博物馆、省博已经去过很多遍。前不久班里组织去浙江自然博物馆参观,他还是同学们的讲解员。孩子亲自体验,得到的知识会更深刻,小学阶段的确应该多来博物馆,增长一些见识。真的很感谢钱报组织这么好的活动,带队的讲解员大哥哥又帅又细心,孩子很喜欢他。”
家长金女士带着孩子坐了一个小时地铁来参加活动,她觉得非常值得:“平时也带他们去博物馆,但都是走马观花。像这次有专门针对小孩子的讲解员,给孩子普及博物馆的故事,还能让小朋友互相讲解,这样才让孩子的第二课堂更有意义。”
当一名小小讲解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姜舢说,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以理解和认识为主,再大一点,需要参加专业培训。除了自信和胆量,姜舢提到了讲解时的小技巧,提前背一些小故事,小朋友走神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吸引他们注意力。要斟酌用词,尽量用生动活泼、小朋友都能听懂的话来讲解。
姜舢也希望家长多和孩子参观博物馆,并且培养与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博物馆一样,让大家在一天之内穿越到几千年前。但是,不希望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而是‘和’孩子去博物馆,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