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拍照前先问自己这10个问题

2015-09-07 00:00

▲点击蓝色「摄影世界」,一键轻松关注!



摄影自传统走到数码时代,人们再也不用受到底片张数的限制,可以更尽情地按快门,捕捉眼前一切想记录下来的画面。然而也就是这样的自由,也会让一些朋友在拍照时养成泛拍的习惯。


当然,在刚开始进入摄影的时候免不了狂按快门的练习阶段,不过随着学习得深入,是否也该学着避免机关枪式的拍法,尝试在思考过后按快门,让你的“枪法”走向精准化。


当你也觉得单纯狂按快门似乎不是一件好事时,不妨跟我们一起来看看按下快门前可思考的几个问题,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问题1:我为什么要拍这个画面?


摄影:Ted Sherarts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让你的拍摄精准化必须思考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为什么要按快门?是这个画面很美、很有趣、勾起你特别的回忆?还是想呈现什么故事?或者你只是想练习某个技法的拍摄?


给自己一个按快门的理由,赋予画面更确实的意义,经过这层思考捕捉到的画面,无论好坏,至少有你的想法在其中,而不是个连灵魂都没有的莫名作品。


问题2:画面中的焦点(主体)是什么?


想好捕捉这画面想传递的内容之后,接着就是动脑想构图,让它很好地传达你想表达的信息。此时,决定视觉焦点便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这个视觉焦点,关系到画面主体的呈现,常常也会影响观赏者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根据构图,决定好应该对何处对焦时,可采用手动选择对焦点的方式,保证准确合焦。


问题3:是否有“闲杂人等”入镜?


摄影:MoongirlNYC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上个问题中确定了视觉主体,接下来就该检查镜头画面中,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抢走主角风采的杂物。如果有,尝试移动脚步或改变角度来避开他们,或是可以浅景深的方法,让它们不这么明显,以凸显被摄主体。


当遇到画面中有两个被摄主体都很喜欢时,不要贪心地想要一次拍下来,建议还是分别拍摄比较好。


问题4:前景、背景分别是什么?


摄影:Keith Morris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在拍照时,不仅要注意拍摄主体的状况,前景和背景也是不能马虎的部份。


画面中是否有前景和背景,是否杂乱,要将它们拍得锐利清晰还是以浅景深做模糊处理比较好,都是需要判断思考的,如果判断错误,很容易让拍摄画面失焦,不能够凸显主体。


问题5:我离得够近了吗?


摄影:Todd Kiassy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有时候在拍摄一些人或物时,会因为画面中的主体不够大而显得失色,而为什么会拍得不够大呢?有可能就是你靠得不够近。


给人物来个特写吧!特写能将被摄体的更多阶调和细节呈现出来,往往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你发现自己靠得不够近时,不妨尝试移动你的脚步,或是让被摄体更靠近你,也可选择一些长焦段的镜头,以缩短与被摄体之间的拍摄距离。


问题6:现场的主光源是什么?


摄影:Peter Bower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光线是摄影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如果光线不足,拍摄到的画面将失去大量细节,也会出现模糊的情况。为了得到更多的曝光量,你不得不降低快门速度或拉高 ISO 值,但也可能造成无法手持拍摄或出现噪点的状况。


因此在拍照时,需要知道是什么光线照亮了被摄主体?从哪个方向照过来?光线强度够吗?是否需要另外使用闪光灯或其他灯具补光?如果无法再补光,只能拉长曝光时间的话,是否需要上脚架拍摄等。


问题7:我拍的画面是不是歪的?


摄影:Darren Rowse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这也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基本却常常被忽略,像在拍摄海平面或有地平线的景色时更加重要。有些作品无论景色、曝光、对焦等都很不错,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水平线明显歪掉了,然而要能歪成“美丽的错误”的话,那又另当别论。但与其去碰这样的运气,不如还是细心检查自己拍摄的画面比较保险。


问题8:还可以从哪些不一样的视角拍摄?


摄影:Andrew Morrell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面对同一个场景,10个人中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拍出一样的画面,夸张一点的话也可能10个人拍的都一样,就拿某些热门景点来说,关键词一搜索下来,一大堆图片可能都长得差不多。


想要创作出出众的作品,发现不同的角度是一门必修课,面对同一个拍摄主体,尝试以多种不同的视角来捕捉,想必能发现与众不同的新天地。


问题9:如果改成横拍(或竖拍)会怎样?


有些摄影师或许会对横拍或竖拍有一些既定观念,例如认为拍景色就要用横拍,拍人像就是要竖拍之类的。的确,每个人对于不同拍摄主体采用横竖构图有自己的偏好,但如果被这样的偏好“束缚”住就不好了。


在拍摄一个场景时,不妨同时采取横竖两种不同的构图方式拍拍看,然后去发掘其中不同的特色。


前面第7个问题中提到要注意自己拍摄的画面有没有歪掉,但那主要针对一部份特定拍摄题材。在拍比较不需要受水平线主宰的主体时,有时也能尝试歪斜式构图,说不定能发现意外的效果,给观赏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问题10:画面的整体看起来如何?


摄影:Angie Harms
图片来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拍摄主体固然很重要,前景后景也马虎不得,即便以浅景深的方式处理也是如此,因为画面的整体感也是能让观赏者感到惊艳的因素之一。毕竟人在欣赏摄影作品时,不可能都只看被摄主体而已,必然还是会去看到主体之外的其他如背景等部分。


因此,背景的视觉处理也是个课题,善于发掘场景中有趣的线条、几何图案或是色彩,制造出能让读者一看就会惊叹的视觉效果,也是让作品出彩的诀窍之一。


看了这10个问题,或许你会说:“等我一一思考完这10个问题,恐怕太阳都下山了。”这样的确会花点时间,不过如果你每次拿起相机准备按快门的时,尝试思考这其中的两三个问题,让它变成习惯,久而久之,相信你的摄影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升。


扩展阅读


《初学者常见的5种负面心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摄影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