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笑绽云端——珠峰脚下的生命赞歌:艺术与高原的双向奔赴

2025-06-25 14:04

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脚下,世界屋脊的烈烈风声里,一场名为《笑绽云端——珠峰脚下的生命赞歌》的油画展正书写着艺术传奇。这里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如此高海拔举办画展的特殊场域。西藏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师旦增央宗,在驻村工作之余,携手父亲——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退休副教授西热坚参,以画笔为媒,串联起艺术世家三代传承与高原大地的生命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344639834a9aa69f6d6827b5c98f50e1.jpg

现场合影

一、驻村相遇:在废墟与笑容间捕捉光芒

2025年,旦增央宗奔赴定日县私美村开展驻村工作。彼时,“十四五”收官在即,灾后重建重任压肩,这片海拔5200米的土地,正于阵痛中孕育新生。百日入户调研等繁忙驻村事务之余,地震留下的残垣断壁,与村民们“缺氧不缺精神”的笑容形成强烈冲击——头戴定日白帽、耳坠绿松石的牧羊老人罗布,一句“都可以了,满足了”,将苦难轻描淡写;自1976年便守护村庄的老书记阿旺桑布,把乐观揉进定日锅庄的每一次舞动;80后村长塔杰操着流利国通语,用清晰逻辑推进重建;女村医主动要求画像,口罩难掩眼中热忱……这些鲜活面孔,成为父女创作的灵魂指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12dc8308c0df11ff20c68139e5165f1b.jpg

西热坚参(右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47b0df09db3b1946766d01253af7daad.jpg

旦增央宗

西热坚参退休前,曾任西藏油画学会副主席,艺术生涯深深扎根高原。他向女儿讲述家族传承:曾祖父阿日巴·索朗塔杰,作为勉萨派22代传人,以毕生心血投身藏地艺术创作,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爷爷在萨迦县任县长时,为修复萨迦寺破损的藏文古籍文献,于博物馆偏房席地而坐,与古老文明“对话”整日,膝盖冻青也未曾停手;1976年,西热坚参在萨迦县当知青修马路,一匹马、一顶帐篷、几袋糌粑相伴,寒夜冻醒便以帐篷布为画布,描刻星空。这些关于坚守与奉献的家族记忆,让父女在私美村利用驻村间隙写生时,更懂以敬畏之心触摸生命温度。

乡政府书记巡视时,撞见父女为老书记阿旺桑布绘制半身肖像的场景——西热坚参以细腻色彩勾勒皱纹,旦增央宗用简洁背景烘托人物神态。“把这些笑脸搬上珠峰大本营!”书记的提议,让这场世界高海拔画展,有了最初的奔赴方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4458e1820bd325aadab4059086e0c47f.jpg

活动现场

二、三代接力:在油彩间延续精神脉络

展览的三重意义,恰似艺术世家三代人的精神脉络,在高原延展:

• 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一幅幅人物油画半身肖像,串联起多民族共生图景。牧羊老人罗布的白帽、阿旺桑布的锅庄舞姿、塔杰推进重建的身影、女村医口罩下的笑容,共同拼贴时代剪影。画中藏式服饰细节与人物神态,以油彩诉说民族团结的深厚根基。

• 惠民工程的艺术注脚:配合珠峰大本营帐篷营地开业,画作聚焦村民入股、议事时的人物肖像。西热坚参以深厚功底塑造人物形态,旦增央宗捕捉眼神中的期待与坚定,让“村民增收”的实效,化作可触摸的艺术温度。

• 艺术世家的血脉传承:这是家族首次高原联展,藏着隐秘密码。曾祖父阿日巴·索朗塔杰的勉萨派技艺,在西热坚参笔下,变为人物皮肤纹理、服饰质感的生动呈现;爷爷修复古籍的专注,成了旦增央宗刻画人物的耐心——为女村医画像,她反复调试耳坠绿松石色泽,正如父亲所言:“你爷爷修复古籍,一个字符笔画都要琢磨许久。”

三、互动破界:静态与动态的艺术共生

西热坚参的知青岁月,与旦增央宗的驻村时光,在海拔5200米的高原完成精神对话。他以经历教会女儿坚守,旦增央宗则以肖像画传递高原儿女精神。父女合作的半身像里,西热坚参以扎实技法塑形态,旦增央宗捕捉瞬间神态,两代笔触实现精神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f83ddf717608ed557e8e538649d23ca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ff29573380bcb47f9ea6687946a0255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2be88f536b09fda257eb79143461479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6/8766a9093c9923f0b92ea55c3fd8f29b.jpg

画展现场,一处设计尤为巧妙——人物肖像间留有空白画板,下方摆着椅子。各国游客、当地民众可坐于椅上,摆姿势、露笑脸,在珠峰脚下留下自拍照,让笑脸成为展览动态部分。静态画像与背后故事、参观者互动呼应,行为艺术的融入,突破传统边界,深受喜爱。

如今,珠峰大本营帐篷展厅里,牧羊老人的笑、老书记的神态、塔杰的轮廓、女村医的光,与各国游客、当地民众的笑脸,在高原交融、永恒。这场世界高海拔首展,是艺术世家三代人的生命书写:曾祖父守文化、爷爷传匠心、父亲淬意志、女儿拥土地。画布内外的高原笑脸,是高原儿女对生命的作答——在世界屋脊,苦难压不垮笑容,风雪吹不灭希望,这是高原的生命赞歌,更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注脚 。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手机用户3051880

      忠心感谢陈耀杰先生
      04天前 2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