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庞均君是一位实践家,是一位有思考、有研究、有理论修养的实践家。他研究理论,写文章和专著,都离不开实践家的身份。由于他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理论很自然地具有实践的品格,具有有的放矢的特点。由于他有相当的理论水平,他的艺术实践也自然有明确的方向,还具有探索性和学术研究的特色。他的理论成就,我在阅读他的论著《论艺术写意性与中国油画创新》中,感受到了;他在油画实践上所取得的成绩,有他的作品作证;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位杰出的、有创新精神的油画艺术家。
庞均受过系统的、严格的艺术教育和训练,他五○年代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在这座中国最高水平的美术学府,他接受了徐悲鸿写实体系的教育,培养了坚实的造型功力。但是,他在学生期间,就善于思考,又由于他出生于有艺术教养的家庭,父亲庞熏荒和母亲丘堤,分别留学法国和日本,是才华出众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庞均从小受家庭熏陶,见识颇广,对文艺其他领域,也有涉猎。所以,他在校成绩虽然优秀,但并非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徐悲鸿写实学派的忠实门徒。他非常尊重徐悲鸿大师,也非常感谢在中央美术学院所学到的严格写实功力的训练,他以此为基础,踏上艰辛的、独立的艺术旅途。数十年来,他饱经人生沧桑,在体味人生中,他不断地悟,也不断地有所得;同时,他在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的文艺遗产中,不断地思考,也不断地悟,不断地有所得。他在油画实践中做过许多试验,成功的、失败的。他有过喜悦与苦恼,兴奋与颓丧。逐渐,他磨练出作为艺术家应有的品格:胜不骄,败不馁。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和他几十年来锲而不舍的努力分不开的。
作为油画家,庞均认真钻研了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遗产。古典与现代,表面上看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在精神上却是一致的。现代艺术是在古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研究中,庞均既避免了他的长辈中的一些人坚守古典写实艺术,摒弃现代艺术的偏颇态度,也没有像另一些人一味盲目崇拜西方现代主义,而全盘否定古典遗产那样激进。他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共同点,吸收它们各自的专处,为自己的创造所用。同样,在油画和中国民族艺术,特别是水墨写意画之间,他也逐渐地认识到,两者虽是不同的体系,但也有融合的可能。他在西方近现代艺术大师的创作中,看到他们追求的写意性、象征性和表现性,正是中国水墨文人画的特长。产生于西方的油画,要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国的艺术家们除了要认真研究西方油画遗产外,还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吸收民族艺术的精华,使两者有机融合,产生有创新意味和品格的中国油画。庞均君在研究了西方现代油画的发展过程和中国水墨文人画的理论及实践之后,明确地指出,加强写意性是中国油画创新的重要途径。庞均君对水墨之道也是谙熟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造诣。近十来年以来,他的油画创作正是在结合水墨之道与油彩之法上,做了非常有意义、有成果的试验。
庞均君油画作品最显著的特色是既保持了油画语言的特性,保持了油画的感觉,又有机地融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油画语言描绘物象的具体性,常常是通过素描造型,即结构表现出来的。过分强调这种具体性,过分强调素描造型,会使油画语言失去生动性和趣味性,是一般写实油画的通病。而完全抛弃了油画语言的特性和感觉,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走向非油画化的道路。庞均君是受过写实训练的油画家,他谨慎地,有节制地舍弃了传统写实绘画的模拟写实性,他走向自由表现而在概念化和抽象前面止了步。这样,他油画创作中所运用的写实造型与结构性是经过他改造过的,和水墨画中的写意性走到了近处,很自然地相互融为一体,所以读庞均君的画,我们不会感到,他是用水墨的方法画油画;而是鲜明地感到,这是油画,是运用和吸收了写意水墨审美观念和技法的油画,是有革新精神的油画。
庞均君油画作品的写意性表现在哪里?当然,不是仅仅表现在技法和样式上,例如,线的加强(尤其是一波三折线的运用),空白处的采用(通过色彩关系来表现),以及作者书法体的签名及画出印章等等,虽然这些技法和样式也是庞均君写意油画语言的组成部分。庞均油画写意性最重要的特色,是他观察和表现客观世界的方法有别于一般的写实油画。他更注重「心」的作用,也就是说他重视眼睛的观察,更重视心的领悟和体会;他不仅在描写客观物象,而且更在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写自己的感觉与感情。一幅幅静物,一幅幅人体,一幅幅风景,都渗透著作者的情和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庞均君笔下的画,有相当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精神性。但却丝毫不概念;相反,这强烈的主观性和精神性与鲜明的形象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难解难分。
庞均君自觉地把水墨画自由抒写的笔法引进油画,他当然懂得,这自由抒写的笔法是自由心境的表现。而对艺术的虔诚,是造成这种自由心境的基础。在他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是真诚的,他以很虚静的态度来作画,所以他画得自由、轻松。我们在他的作品前面,不像在不少其他人的油画作品前面那样有一种沉重感。传统水墨画家有「玩」(play)画的说法。所谓「玩」,就是自由放松地像游戏一样。不过,如果没有修养,没有本事,那是「玩」不好的。庞均君的画给我的感觉是内紧外松,画的内核很凝练、紧凑,画的外在形式很自由洒脱;是在平面感里有深度,他是有哲学深度地在「玩」,说明他有很深的修养。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文学的、音乐的、造型艺术的各方面修养,是画不出这样有意味、有情趣、有品味的作品出来的。
正如庞均君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指出的那样,廿世纪的一些西方艺术家如马谛斯等,也在油画的写意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西方人的探索和创造性的成果无疑给中国的艺术家们以很大的启示。庞均君的油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部分地得益于西方大师们艺术的启发。只是,把庞均君的油画作品与马谛斯等西方油画家的作品作比较,就可以明显地发现,同样是写意性的油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有民族传统艺术修养的庞均君的创作面貌,既是个性独特的,又具有民族绘画的风采。它的情调和趣味不仅使人想起水墨艺术,而且还使人联想到敦煌壁画和其他民族艺术的瑰宝。这是中国的写意性油画,浸透着中国人的审美感情。不,更严格地说,这是庞均君,一位有民族自豪感、有民族责任心和民族文化修养的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写意性油画,他的创造是对中国油画事业的一份奉献,也是对世界油画事业的一份奉献。
作者:邵大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