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瓷结缘。转眼间,从事青瓷工作已近三十年。期间经历了从技工学校不暗人世的学生,到毕业进厂初期的初涩懵懂,以至对青瓷作品的理解、创作,渐入佳境。繁忙的做瓷工作,日子过得既辛苦、又快乐。
六月初和徐大师、陈爱明大师等一起观赏《传承与延续》青瓷展的初选作品,觉得各位作家的创作水准都很高,有了很大的提升。龙泉青瓷历经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辉煌,也一度衰弱。青瓷的再次腾飞应该是近十年的时间,无论从造型,釉色到烧制工艺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龙泉青瓷创作有别于其它类型艺术工作,从泥土、造型、釉的配制到烧制几乎都要自己亲历亲为,而且每个阶段有着不可预知的变数。让人感觉高深莫测,处处弥漫着神秘感。尤其在作品烧制后开窑的一刹那,心永远是忐忑的,一段时间的辛苦创作片刻有了结果,收获的喜悦与失败的伤心,这种复杂的心情永远也说不清楚。不管烧的结果好不好,总是对下一次烧窑充满着期待,这种力量一直引领着我一步又一步往前走。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探索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力争形成自己风格。做瓷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除了艰辛体力之外,更要有毅力,要经的起失败的痛苦折磨。每次拉坯成型的过程,都是一次次不断改善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心路历程。当泥土随辘轳的转动而产生形制各异的器型,对自我内心的审美情趣都是一次次提升。而创作前期的构思、立意、更是殚精竭虑、寝食难安。艺术的生命在继承、创新的过程得以延续,而当今社会更是要求每一位艺术创作人员应当将自我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心智感应以及自我的情感、德操、秉性融入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并使之在作品上得以体现。要了解龙泉青瓷的传统,对青瓷文化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要有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不怕失败,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勤于思考,克服技术性的困难,建立自己的风格。
青瓷作品是造型、釉色、质感与其所赋予的内涵所构成。青瓷的釉色可以说是它最大的特点,如何把造型与釉完美结合,既体现出釉色晶莹剔透,又具有时代文化的内涵,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作者:卢伟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