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名瓷艺术---元末双釉
酱釉即酱色釉,又名“紫金釉”、“柿色釉”,因釉色呈浓重的褐黄色,与芝蔴酱色近似,故名。它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石灰釉,在窑中经高温一次烧成。因釉中的含铁量和烧成气氛不同,故釉色有浓淡深浅的不同。酱色釉从东汉时开始流行,以后各代有窑烧制,由于酱色釉瓷工艺尚不成熟,呈色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由于酱色釉的助溶剂含量较低,故其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粘度较大,不易垂流,器物上下釉层厚薄均匀,这在一般高温色釉中是较少见的。
霁青釉就是淡色祭蓝釉,它是一种含氧化钴的高温石灰碱釉,系生坯挂釉后,入窑高温下一次烧成。其特点与酱色釉相似,釉面不流不裂,色调均匀一致,釉层肥腴,深沉凝重。 (元末明初,由于皇家喜爱,景德镇官窑厂创制了酱色釉和霁青釉的“双釉瓷器”,珍稀。)
无钖雅蔚集藏苑有件藏品“外酱釉里霁青釉暗花凸云龙纹大碗”,碗径25.5厘米。
碗外施酱色釉,内施霁青釉,内模印花云龙纹和“风带如意云”纹。龙纹长嘴、扁头、蛇身、三爪、双角、背部出脊、满身画有鱼鳞状,龙眼园睁,口吐长舌,张扬有力,其瘦劲的腿,凹突分明的肌腱,飘动的胡须和腿毛非常传神。此云龙纹饰继承了元代绘画的雄浑、大气的独特风格。这是一件珍稀的双釉瓷器(附图),从纹饰判断应为元末时期古瓷。
1964年春南京出土有一件明官窑外酱色釉、内霁青釉印花碗的碎片。值得重视的是,其龙纹为五爪。元代只见枢府瓷的印花五爪龙,其他元代瓷器龙纹饰只有三爪和四爪,还不见五爪龙。而明洪武瓷龙纹均为五爪龙,所以三爪龙纹饰的大碗肯定早于明代,于元代末。
作者:多思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