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何东特稿:是茶三分药[上]

2015-09-18 18:41

17961491_125602074000_2

何东/文

如果我对你说:“是药三分毒”;回过来的眼神肯定是:这话甭您说,我爹妈从小就告诉过我;再说如此肤浅之理天下没人不知道的。

那好,要是我再对你说:“是茶三分药”;回来的眼神肯定是当时发愣、发直。为啥?因为这话由我头一回说,别人还真不一定谁都知道。

有国外权威瘾品专家,根据他深入研究中国茶的历史,然后引证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这样结论:“茶乃中国人之药饮。”

说茶是“药饮”到底有无根据?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比如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很多产茶区的城镇,春夏秋以喝凉茶疗治头疼脑热,从历史而至今早已蔚然成为地域风俗。谁家有人偶感风寒或鼻子不通,没见象北京人有点病就真奔药铺、医院抓药挂号的。街边遍布的凉茶摊前一站,比手划脚对摊主嚷嚷几声主要症状,对面支愣耳朵听明白了,“对症下茶”就递过一杯凉茶,如是两三天照喝,那小病小灾也许就好差不多了。所以说,茶可能承担不了什么“安宫”或“清心”的巨大药用,但它解毒祛热的“引发”之效还是很靠得住的。

再说眼前时令已入三伏,盛夏炎炎之季,对人身体很要紧的事情又是什么?一般人听如此之问很可能马上就会抢答:当然是要注意吃好睡好。而我却以为:比吃好睡好更要紧的还有两件事情:就是要保护好嗓子和每天都得把尿撒好。

首先,入伏后说不定啥时候桑拿天身边就蒸腾而起,周围空气和环境已被污染坏得那么厉害,所以烟抽不抽的,十个人当中有急性或慢性咽炎者至少能占七、八。

再去请教中医,说起时时要保护好嗓子,那事情就大了去了。比如咽喉或红肿或发炎,若治疗不及时又反复发作,不仅会造成局部机能障碍,诸如畏寒、发热、周身酸痛、食欲差、小便赤黄、大便干燥,这些尚属于轻度报警性症状。要是还失于疏忽不加防范,其就会转成慢性咽病向周围上下蔓延,那么支气管炎、肺炎都可能因此被带动并发。更有甚者,以咽喉炎症形成的致病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会导致全身更重之病,如心脏病、肾炎、脓毒血症、类风湿病、免疫力低下等等。

有位鹤发童颜的老中医,手指弹着医案谆谆告诫我说:为何古时候朝廷会把要害地区比喻成“咽喉要道”呢?人口中这第一大关隘若要把守不力,那么即可能造成全身失守而处处发病。

那么饮茶与咽喉又是怎样的“热恋”关系呢?所谓品味某种茶叶好或不好,摆杯提壶冲水沏泡,举起来小尝一口,光咂巴咂巴口舌那是根本不够的,好茶顺嘴进了嗓子,然后点点头说:这茶回甘还真是不错!回甘到底如何谁最知道?不是舌头和牙齿,而是嗓子。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概括总结得最为简单直接:“啜苦咽甘,茶也!”啥意思呢?茶刚一入口会稍有苦涩,咽进嗓子却是甘甜,这就是好茶的意思了。

再说“撒尿”。夏季天身体犯病出了什么状况,急冲冲进了医院,无论西医、中医,头几项问诊,断然离不开抬头会问一句:小便如何?什么颜色?黄不黄?要回答:有点黄;那可能就是哪儿上火或者发炎了。光问完还不算,验血之前先得验尿。化验单拿回来,大夫看一看尿指标,笔一挥,就开始下药了。

那茶跟尿又是个啥关系呢?

就另有专医泌尿疾病的老中医告诉我:肾,乃人身体内最大的卫戍区和司令部。比如人只要食用一块鱼肉,肾当时就要“派兵”杀到,首先化解鱼肉在消化过程中挥发出的毒素。肾损严重者则尿毒,尿毒再排泄不畅,性命已不能久矣!

而无需问任何大夫,稍微懂点茶的人都知道,茶能明目、提神之外的第三大作用,就是:利尿。

有人不信服了:既然夏天祛火让我多撒尿,渴极了“咕咚咕咚”灌几大杯水不就完了,用得着再麻烦费劲沏茶就为多撒两泡尿嘛?好吧,那就试试:兴许您一桶水灌进去,肚子憋成个热气球,尿却不一定马上就能通畅。

且看医理如何解释——

多喝开水和多饮茶都能增加排尿数量,但多喝开水与饮茶对利尿的功能完全不同。如果与同体积的喝水相比较,饮茶的利尿作用要足足高出1.55倍。氯化物排出则是饮水的2.5倍。因为茶汤中含有咖啡碱,能增加肌肉活动功能,刺激骨髓使肾脏发生收缩,促进尿素、尿酸、盐份的排出总量增加,从而起到利尿护肾的作用。

所谓利尿是指茶作用于肾脏,促进体内电解质(主要是钠离子)和水的排出,而使尿量增加,血容量减少并消除水肿。再者由于茶的利尿作用,还能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任谁去一问医生就能了解:人体肌肉组织中的乳酸是一种疲劳物质,它会使肌肉时常感觉疲劳,因此乳酸的排出体外就能使疲劳的机体获得恢复。

综上所述我才敢斗胆说:是茶三分药。盛夏三伏,泡几杯好茶,先润了咽喉又甘甜满嘴下边再利尿祛火,还有比这更合算的“药饮”嘛?

有人电话里就跟我喊:听你几次忽悠,喝茶好象真是不错!可我每次多喝半杯,就弄得整宵睡不着啊?

那当然了!茶不单有药用,还属于轻度瘾品之一,不认真对待,提神大法儿了,不光说睡不着觉,弄不好还可能坐下病来甚至中毒呢。

开头说过了:是药三分毒。并且还分“大毒、中毒、小毒、无毒”。

既然“是茶三分药”,所以喝茶自然也得多加三分小心。至于到底该如何小心?欲知详尽的,自己去找中医咨询,还愿意听我以茶扯闲篇的——且看下文分说。

微信截图_20150918183439

地址:北京东城区崇文门五老胡同都市馨园底商19-3号(九十六中斜对面)

电话:64038748

邮箱:hcgteahouse@sina.com

微信截图_20150918180313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