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0 16:38
2015年上半年杭州市文化相关企业收入情况
今年夏天,两部“黑马”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和《捉妖记》惊倒众人,两部电影分别以“中国第一部票房破5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和“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71亿元刷新华语片首日纪录”的成绩为国产电影长了志气。据悉,这两部电影都是“made in 浙江”。其中,《大圣归来》的出品方之一正是浙江横店影视娱乐有限公司,而《捉妖记》的宣传推广则是浙江蓝色星空影业公司。
据相关报道,浙商资本在实体经济之后纷纷转型影视剧投资,更有相关统计数据指出,浙商在影视业的投资已占全国影视业总投资的60%。
影视名企借力产业资本
今年,曾制作过《何以笙箫默》、《妻子的谎言》等多部现象级电视剧的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策影视”)将目光投向了电影市场。由其出品、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4:灵魂尽头》,首周票房达到3.6亿元。华策影视与韩国CJ公司合作的《重返20岁》在取得了3.6亿元票房的同时,也获得了口碑的大丰收。
据透露,尝到甜头的华策影视还将有12部电影在下半年集中爆发,未来3年开发筹备的电影项目已超过30部。
此外,华策影视还拟斥资3.23亿元收购韩国电影发行公司NEW的15%股权。“华策影视急需一个具有电影生产实力的平台发展电影业务。”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评价华策影视入股NEW的原因。
初涉电影市场的不俗成绩,也为华策影视带来了可观收益。其今年上半年公司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3.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27%。
与此相呼应的是,今年上半年,浙江杭州市数字内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89.32亿元,增长58.4%。除了单打独斗外,不少文创企业已开始关注资本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今年4月,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传媒”)与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旗下的阿里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入股后,除带来了65亿元资金外,更是嫁接互联网基因后的用户数和用户价值重估。华数传媒将借助阿里云的技术,并依托自身在广电行业多年的资源,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云视频业务中的应用,在互联网视频、广电业务等多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面向互联网及广电行业的云视频解决方案。
65亿元巨资怎么花?对此,华数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阿里带入的65亿元资金中,15.15亿元将用于建设媒体内容;11.1亿元将用于“华数TV”互联网电视全国拓展;另外39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明确提出用途之一是收购网络资产。
“互联网电视的拓展和未来收购网络资产都有助于增加华数传媒用户规模,提升单个用户价值。本次合作也有望帮助华数传媒通过‘互联网+广电’完整解决方案进行跨区域的服务输出。”华数传媒负责人表示。
华数传媒今年第一季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达6.23亿元,同比增长10.65%,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53.81%;其半年报显示该公司预计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31.84%至55.81%。
影视热潮加政策利好
浙商资本为何会在近些年深度介入影视制作?从市场看,2014年全球总票房折合人民币为2330亿元,中国电影总票房为296.39亿元,约占13%的市场份额,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8个国家票房占比均不超过5%。
这些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第三大电影生产国。面对巨大的电影市场,一向对商机和市场有着敏感嗅觉的浙商资本自然不会放过。
杭州鸿鼎影视制作人丁少刚说,2002年他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杭州的影视机构只有8家,而现在浙江的影视公司有660家,主要分布在杭州和横店,影视企业的密集度仅次于北京。据其估计,浙商在影视业的投资已占全国影视产业总投资的60%。继房地产、煤炭之后,资金实力雄厚的浙商又爱上了影视圈。
现在影视文化日益繁盛,影视制作行业也跟着快速发展,而且越来越规范化,可以说是发展的好时机。同时,随着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利好消息的不断出台,外贸、房地产等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不少资本纷纷转行拍电影和电视。在全中国,似乎再难找到比浙江更好的优惠鼓励政策。“只要影视公司在横店注册,是可以返税的。所以在浙江660家影视公司里,有387家是在横店。此外,只要电视剧上央视一套、八套的黄金时段,都会有奖励。如果拿了奖,奖励就更高了。”该地一位圈内人士举例说,此前华策影视投拍的《中国往事》荣获首尔电视节“最高电视剧大奖”,随即得到了当地政府100万元的奖励。
“温州模式”不被看好
温州有名的“清洁大王”黄晨,其下属的温州市黄河清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环卫企业之一。
2008年,黄晨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开始进军影视投资业,在北京成立了秦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温州商人进军文化产业的先行者。2010年黄晨继续追加资本,成立了温州市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坚定了投资影视业的决心。
“商人都有一种本能的趋利嗅觉。现在国家乃至地方政策鼓励投资文化产业,而且很多人也确实看到了一部分成功作品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业外资金开始进入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黄晨表示。
近20年来,由于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成本的上升,温州产业空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产业转型呼声不断高涨的背景之下,大批温州炒房团、炒煤团相继兴起,当然还有炙手可热的影视版图,越来越多的温州民资把目光投向了影视产业。
但相关人士指出,“温州特色”的共同特点是:投资者不是影视界专业人士,手头还有更重要的产业;投资影视业或是出于自身特殊的情感,或出于朋友义气,玩一票就歇手,但会及时拨付预算资金,而对收益情况采取默认的态度。
温州籍导演陆建光说:“温州人对商业运作很内行,但对影视业不熟悉。很多企业家投拍电影,经过小规模试水之后,发现回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以后的投资可能会犹豫。”温州的经济运作一向有很强的跟风效应,一旦民资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必将大大影响影视产业发展前景。虽然精于商道、游资实力雄厚的温州人,将辛苦积累的资本加码影视产业,其中大多投资却并未获得合理回报,盲目跟风式、玩票式的投资反而带动了影视成本的大幅度涨跌,给业界带来了困扰。一些行业人士对影视投资中的“温州帮”并不抱乐观态度。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