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虚色美学”群展

2015-10-10 17:48

展览海报

《消散1》 120×150cm 2015

《无谱之竹—雨润声》 200×150cm 2012

《六和蜃楼》 250×400cm 2012

《弥漫1》 137×200cm 2015

《无题》 150×286cm 2011

《册页-14》 66×166cm 2009

《缚刍》 298×97cm 2013

《翠微幽居》 560×140cm 2013

  展览时间:

  2015-10-18~2015-11-15

  开幕时间:

  2015-10-18 15: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地址:

  筑中美术馆

  学术主持:

  夏可君

  主办单位:

  筑中美术馆

  协办单位:

  北京市海淀文化发展促进中心  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

  参展人员:

  邱世华、王劼音、尚扬、曹吉冈、井士剑、方少华、刘国夫、田卫

  展览介绍:

“虚色美学”展览将于2015年10月18日15时在筑中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筑中美术馆主办,哲学家、艺评家夏可君博士担任学术主持。参展艺术家包括:邱世华、王劼音、尚扬、曹吉冈、井士剑、方少华、刘国夫、田卫。

中国当代绘画有待于给出新的贡献,而绘画离不开基本的色彩与形式。西方进入现代性绘画以来,绘画的冒险也主要在颜色上展开,可见颜色本身的塑造性已经取代形式成为绘画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式绘画艺术要有所突破,应该在形态与颜色上都有自己的贡献,中国当代绘画可以贡献出一种什麽样的色感体系,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主题。

针对西方的抽象单色绘画与韩国的单色美学,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出现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观——“中国虚色美学”,其美学基本特点为:一,看似黑白色,实乃玄色与虚白,克服西方单色绘画的危机。二,虚薄色:颜色的虚化,弱化与薄透。三,墨隐色与色隐墨:色之相隐与内在融合。四,包浆色:积淀多重的时间性,形成宋瓷一般的玉质触感。 五,浑色:不是单色,而是保持在浑化中形成浑色的微妙过渡,又有着澄澈的透明度。六,光气融合:色晕与光晕相互融合的柔和可塑性,弱化单色光感,但又浑厚深沉。七,自然本色,一方面看似非色与无色,另一方面呈现自然之色的灵晕。

参加“虚色美学”展览的几位艺术家,在颜色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邱世华所焕发出宋代瓷器般玉质感与生长性的虚白色。尚扬作品中抚慰大地创伤所产生的包浆色。王劼音犹如夜色般朴素而具有诗意的黑色。曹吉冈以水墨质感所改造坦培拉技法,具有时间余痕的石化色。井士剑大地记忆与梦想在时间冲刷后留下的斑驳“泥土色”。刘国夫层层薄透而又涌动着生长性的黛玉色。方少华竹墨影吟中诗意的烟色或雪银色。田卫如地平线般隐含救赎气息的墨光色。

这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以自然的灵氛,回眸的馀象及其光气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虚薄色。因此此次展览并不只是简单作品的整合,而是期许观者通过这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发现当下中国所独有的隐色绘画,发现中国的颜色体系,发现中国对现代性艺术的独特贡献。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15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