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2 15:18
导读:张锐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北京现在画廊的创始人。他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建立了一套庞大而完整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体系,在艺术与收藏领域拥有着极高威望。张锐第一次策展就为艺术家吴霜策展,自然对吴霜其人其作品有自己的理解。 藏家张锐在吴霜个展“色界”开幕式上发言 张锐:其实我并不清楚策展人是干什么的。因为,在这十多年间,我没少消费艺术品,却没研究过策展人。以前感觉策展人就是写文章的。其实,可能通过这次的跨界合作,让我开始思索策展人的定位,我认为策展人应该更加注意对艺术家的理解和解读,希望能把自己能够感悟到的艺术家创作的精髓,通过自己的理解,传导给公众。并且,在我们的策展形式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次展览,算是我的处男秀。不过由于我以前主持过节目,对现场的理解,能较多一点,所以期待能将开幕式做好。我觉得我们的开幕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非常艰辛的,经历了长时间的思索,面对开幕式就像迎接自己的一次大考,也像是自己的一次出嫁。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婚礼在我们人生当中是很重要的,我们已经有了婚礼的策划公司,做得很有仪式感,可是国内艺术品的开幕式,很轻松,艺术家过来,好像是打个招呼,走个过场,甚至是朋友之间捧场。这样,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也没实现艺术家和公众互相认识和了解的功能。我希望今天的一个开幕式能够达到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既然大家来到了这里,就尽可能地有一些收获,了解艺术家的作品。 张锐及吴霜先生和墙报记者合影 您对展览的定位是什么? 张锐:我希望能够实现艺术家和各大赞助单位的初衷,通过跨界的合作,能实现艺术的分享,让艺术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所以这次展览,我并不是期待在学术上给予什么样的定位。我希望,这么美好的艺术,能够被公众欣赏,能被公众接受,同时能够给生活以绚丽的色彩。 您觉得吴霜的作品能够吸引除了艺术爱好者之外的大众参加到咱们的展览中吗? 张锐:其实我觉得每一个艺术家都是这一代人集体感悟中的个体经验,所以我觉得像她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她这一代人之中,会引起很大的共鸣。所以,我不敢保证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得到全体人民的接受,但是她有一种普遍接受度,因为她的作品当中并没有那种让人很厌恶的东西,不会带来不适的感觉。还是很美好,充满了她的对生活的期待。 您觉得除了色彩之外,吴霜的作品中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张锐:我认为她的作品,并不像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有一种鸿篇巨制或者什么大的主题,她的作品几乎都和她的经历、所感所悟,彼时的心情、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她的每一幅绘画,其实就是她的一篇日记,也有可能这篇日记写了4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在看她的画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在看她的每一天,自己对生活感悟的点滴记录。所以,你看到的色彩,是吴霜对生活本身的心情、感想,是有直接关联的。她选择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在几年前的创作,似乎更厚重一点,颜色没有现在这么飘逸。你能看到她的这些作品,是和她的这些生活的想法和境遇有关,和她自己的这种心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艺术家活得很真实,她并不是无病呻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真实感悟。 张锐和吴霜两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讨论,吴霜根据和张锐的聊天内容,为张锐画了一幅画。张锐表示,在和吴霜聊天的过程中,就像谈了场恋爱,而吴霜为之绘画就像是孕育生命的过程,现在这幅绘画赠送给张锐又像母亲将女儿嫁给藏家张锐先生。张锐先生表示,根据中国传统的礼仪,新娘的面貌并不能被新郎看到,所以吴霜送给张锐的作品,一直被亮丽的绿色纱质布料所盖着,连着一条美丽的绿色礼服,就像这幅画作有了自己的嫁衣。 在“色界”的闭幕式上,藏家张锐和艺术家吴霜终于为我们揭开了画作的面纱,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绚丽、明亮的作品。 |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黄萌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