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媒体专访吴霜:遐想中的灵魂迸发

2015-10-12 16:19

  

导读:在当今时代,一支画笔,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技艺或是一种艺术行当,喜欢它的人,更多是把它视为提升精神素养和生活品质的美的精灵。吴霜就是这样一位青年油画家。现代表现主义油画家吴霜,是一位常年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领域探索的优秀女画家。她的画作强烈、跳跃,给人以振奋的正能量色彩。她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意象”文化与当代艺术精神的融合。她的作品迸发的激情和创造力,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艺术家吴霜

创作中的心性与才情
吴霜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就受文化的熏陶,相对单纯的家庭,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一片净土,她认为“画画本身就是一个朴素的劳动过程,画家的心气和格调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单纯的想法,让她专心于艺术探索,没有沾染上艺术圈的浮躁之气。
她怀着满腔的热忱在北京创作,这个让无数艺术家们朝圣的殿堂,吴霜希望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展现自己、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2014年3月22日“无霜——吴霜个展”于今日美术馆画廊圆满开幕,这是她新的起点也是第一次在北京大规模的亮相。虽说在此之前参加过无数展览,但是北京的首次个展对她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如果一位画者,能够身处繁华都市,心中却总是深藏着某个永恒不变、钟爱一生的意境,那他的画就一定是精彩耐读的。尤其在这个信息多元传播的图像时代,当线条与色彩的绘画意象愈来愈难以给观者带来直接性的感官冲击,当消费社会的生活节奏与资本价值观愈来愈难以为二维平面的画面空间所承载,在光色悦目的都市景象中,传统的山水与风景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油画家吴霜的画,正是试图以一种平静而自足的意象,来完成某种心智与情绪的“造境”,于是这些画在喧嚣的都市中更显弥足珍贵。

新娘 Bride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00Φcm 2014


艺术创作是需要状态的。然而,就大部分艺术工作者来说,却很难进人创作状态,或者有了一定的状态也不能好好地把握、保持住。最佳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信,不怕困难、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也表现为对某一事物专注的最佳程度,或者对某一事物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做好一切工作都需要有最佳的状态,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可以说,一个艺术家要想出好的作品,没有最佳的创作状态,即使再有才华、技巧,其结果都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一句话,没有状态等于零。吴霜对艺术的热情像阳光下的放大镜,能把纸燃烧,把冰融化,把智慧与灵性发挥到极致。
当我第一次看到吴霜的作品时,我被一种感觉所充斥了。那感觉好像是看到了曾经看到的一幕,亦或是曾经经历过的情感和曾经想象过的艺术景象。但是,我又感觉看到了从未有人看见过的场景,经历过从未有人经历过的情感,激发出了从未有过的艺术灵感。吴霜艺术创作的天分与精妙之处,就在于重新创造了我们想当然的每事每物。
席勒所说:“艺术的本质不是再现用眼睛原封不动看到的对象,而是把对象进行视觉化。”这个“视觉化”的观照方式与立意过程,使其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写生或抽象表达,而是致力于表现风景意境的内在精神张力,从而趋向一种更为完满的含义空间。
她认为观者也是作品的参与者亦是第三者,每个人都可以赋予它符合自己的心境或经历。偶尔它可能会带你去到远方的一个什么地方,有时也许会带你走入内心的某个深处。那意味有点像古人说的“可游可居”那样悠然自得、心随意。欣赏吴霜的作品《净土》《独白》,更像我喜欢的Ambient音乐一样,没有旋律、没有节奏,当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它似乎不存在,而当你静下心来注意去聆听的时候它就显现了。它不刻意,也不说教,没有任何强加于人,也不会干扰你的生活,它或许只会让你把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一切都是存在于你周边的再自然不过的一部分。

沉睡的太阳 Sleeping sun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60x50cm 2014
表象中的真实
吴霜在绘画中并不是去表现客观对象的形体和结构仰或是以其它什么重点,而是采用了提取客观对象形态中最符合画家对物象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是最符合画家表现手法的一种或多种表象做为依据来表述和营造画面,所以吴霜的手法又都是个性化的,当然那也就不是简单的再现了。
她告诉记者,其实画什么,怎么画是所有画家共同的命题,她从不去纠结画法的论战。“一切都顺其自然的进行着,物象的形体、光线、气氛等等,在我看来写实自己的内心是最好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她说,沉湎于意象中乐此不疲,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就如一位抽象艺术家反复摆放一根线条的位置是一样的幸福。

夏之梦 Dream of summer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50Φcm 2015


在提问的时候,我注意到她不经意的捋了捋秀发,就像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万分无聊一样,并且以为没有人看到。她笑的时候特别没遮没拦。采访的时候,她一再要求我,采访提问的时候,不要称呼她为“老师”。她笑着说:“不习惯,好像我多老了似的。”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很沉静、更思考。我走的时候,她忙不迭地站了起来送我,弄得我也有点尴尬。我们俩就对站着,傻笑,伸出手来握,并且约好下回再一起出来玩。最后说:“那……就再见了。”“嗯,再见。”我们俩像小学生一样挥手告别。她是不折不扣的少女,一点也不造作的少女。我在心里说不清是赞叹还是叹息……
她还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真实”。她认为无论什么风格,一定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艺术应该是内心的真实反映。就这样,她坦然地走上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吴霜看来,所谓表象并非客观的表面现象,从视知觉心理学的角度,表象是人们观察过某事物后,当客观对象不在眼前的时候,人们经过主观处理在脑海中形成对某个客观对象的映像。这一映像因每个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不同认识,而具有主观而感性的元素,这种映像可用抽象方式表达,如赵无极笔下的自然,刘国松作品中的纹理等;同时这种映像也可以通过某种表现主义绘画的手法呈显出来,从对细节的刻画提炼出个人化的视觉语汇,在画布上形成另一种“真实”。基于此创作了《新娘》《对话》等系列作品。
她在观察自然与创作过程中,抽取由自然表象的符号化形象元素或视觉信息,作为描绘对象的依据;同时,在对物象的描绘上有自己的造型和理解,不同于照相写实主义对于“逼真”的追求,超越了对自然纯粹的再现,而是在表象中“再造”某种概念的真实,以波澜不惊的画面呈现出一种发自心源的安静。
针对当前艺术市场的较幼稚与混乱,吴霜觉得艺术本身的价值与市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单看成交价格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更不用说这里面除了作品之外别的一些人为的东西了。她对市场考虑的不太多,这也不是画家考虑的事情。在能卖画之前从没想过画是可以来卖的。她说:“有工作,吃穿住行也没有问题,而且最初选择画画和到后来一直不停的从事这个工作,完全是出自个人的喜爱。后来画能卖了,那当然也是好事,可以减少经济压力,也有利于很好的去创作。毕竟绘画是一门学问而不是做生意,要把画画的好,把内心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心很静,浮躁是肯定不行的。”
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够触及心灵的。现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人们也日益变得宽容,不管你是哪个流派,不管你是表现的、写实的、抽象的,甚至于抛开架上绘画的一些前卫艺术,都有自己的观众。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丰富的阅历,使吴霜的作品独具特色。我们感受到:她作画常常出人意表,但也非常在意创作状态和情感的发挥,更在意颜色搭配所展现的效果。所以,她往往让画笔按照感性的情状游走,以营造充满豪迈雄浑气质的精神空间,表现自我个性。在色彩变化上,常常运用具有中国传统绘画惯用的红、黄、蓝、纯黑、素白等色彩,在色层薄厚上,注意笔触、肌理的微妙变化和美感。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黄萌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