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4 13:14
导读:而这一年的经历,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成长和独立,让我明显感到我拥有了敢于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勇气”。这真的很重要,有了勇气,才能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绝对的自由”。自由地创作——何尝不是每一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来源:艺落街 文:吴霜) 今年初春的某一天,艺落街主持人松哥说期待大家能合作,发表我的作品与文字。他说很多艺术家才气逼人,除艺术创作外,诗、随笔、评论文章写的很不错的,他更喜欢发表艺术家自己的文字。答应了他的约稿,才发现文字于我而言仅限于在微信上写写段子,要达到才气逼人,看来还需要相当长的积累过程。 诗人俞心樵对我说:写诗和绘画一样,你可以尝试写诗。文字是另外一种境界的艺术。我想,也许是我已经把想表达的挥洒在了画布上,情绪耗尽,便无心提笔,更难做到妙笔生花。只能简单写写创作经历,拙笔供人随意看看。 位于环铁艺术城的工作室是我使用的第三个工作室,和曾经第一个工作室一样是我最喜欢的loft结构,但这却是我第一次实现生活创作融为一体的模式:上楼睡觉,下楼画画,工作间隙做饭逗猫。不像以前总担心工作到凌晨回家不安全等因素,也没有胡吃海喝的打扰。在简单装修了工作室后,立马开始无休止地创作,完成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的课程,筹备个展等等,异常忙碌地度过了整整一年。而这一年的经历,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成长和独立,让我明显感到我拥有了敢于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勇气”。这真的很重要,有了勇气,才能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绝对的自由”。自由地创作——何尝不是每一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沌 Beauty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00Φcm 2013 我终于如愿以偿,可以依照创作进度调整作息,也爱上了在夜晚创作,以所谓“自由”的名义,还给自己一个空灵的世界。这种感觉就像偶遇陌生人的眼神,试图通过那一瞬间气息的交流来判断感觉,在与空白画布的交流中,找一条最能表达本质情感的途径。 我的大部分画作都是从空白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后疯狂地挥笔,在创作的过程中再一步一步借助素材把迷失的画面一点一滴拉回现实,最后达到我模糊概念中最满意的画面效果。常常最后画出来的东西和草图已经离得太远了,局外人完全猜不出来是如何开始的,其实怎样开始怎样结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我有真实体验过。弗兰克.盖里曾说过:作品就应该在过程中突然停止,就此完结。在我看来,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嘎然而止的巧合,但却需要艺术家停笔的决心,我希望我对作品的这种处理方式,能让画面充满冲击力和感染力。 让记述的方式尽可能少地影响到我的个人风格,是我目前在修的功课。事实上我并不愿意将现实原原本本地描绘出来,更希望主观的去重新构建我的模糊记忆和体验。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装置作品,我都不是在尝试记录,而是在创造,去力图呈现一种“生活很艰难”但又具有“史诗般美丽”的画面。这是个复杂浮躁的时代,人潮拥堵、噪音、空气污染,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爆炸,片段似的阅读方式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清晰地认知自己的真实状态。事物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没有绝对的标准,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触摸到的,甚至梦到的,都不一定真实,是混沌的。由此我尝试着把这一切不确定的你我他的感觉重构在我的作品中,因为这些混沌的“感觉”是存在的,是符合这个时代气息的。夜深人静时去描绘这些虚幻的五感,却成为了我眼中真实的世界,虽然很主观,我知道。 失控的舞 Wild chacha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60x50cm 2014 抛开繁复的表象,其实我的作品都是对生命的探索,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生命才是艺术的核心。如果没有生命的介入,一切和艺术相关的东西都是空谈,因为艺术既不属于衣食住行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她是物化的精气神。以前有人问我一个永远被问及的话题,艺术对你来说是什么?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信仰”。因为信仰无形,只存乎于心,你不信,它便什么也不是,你信,它就能给你所有,艺术之于人类便是如此。而艺术于我,大抵是生命的尊严,是活在世上呼吸的空气,是看破浮世的眼睛,是可以刺破阴霾的阳光,是努力存活坚持前行的唯一理由。 曾有人给我说过,当你把一切欲望都控制在你能控制的范围,就幸福了。刚开始我信了,尝试去把控一切,包括我的画面我的作品。但是经过又一年的体验,我发现这个方式并不适用于我,任何事物都是会变的,特别是,当一个人有梦想和有无限的想法要表达的时候,“未来”才是幸福。什么都不可控,唯一可控的是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十年如一日。 飘 Rove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45x45cm 2015 二零一五年,给自己说,继续画下去。 |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黄萌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