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9 10:51
作为“新文人画”群体最早的成员之一,边平山从最初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时就显示了自己对传统绘画的偏好。相当于当下风靡时代的新潮艺术,他将自己的兴趣集中在了留存于我们血液中“祖宗文化”里。与直接的社会与政治表达相比,他还是对中国绵延上千年的传统艺术中的“雅”、“柔”、“逸”、“高”、“气”等气质与格调更感兴趣,也更想要在自己的画面中找回这些东西。正是在这种精神状态的支配下,我们看到边平山的创作所发生的改变。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绘画里,边平山还会刻意地去学习传统艺术的趣味与方法,那么今天这种气质与趣味已经浑然成为了他艺术中的一部分。
而我们仔细观看他近年的创作,在那些时而细腻精致,时而简约粗狂的画面中,艺术家建立了自己全新的视觉形象:那些信笔涂的线条人物、色彩斑斓但又肉感十足的花卉、有些西方抽象绘画感觉,但又更为简约的山水,既拥有了艺术家多年沉淀、培养下来的文人气质,又不乏当代社会的视觉感。而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艺术家画面的气质变得更为“纯真”。
他在绘画上不再有过多的社会包袱与思想压力,只是想纯粹地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生存于这个时代的个体,通过绘画去表达自己最为真实的感受。用一颗更为纯洁的内心去面对自己的创作、面对自己的观众,这也是因为作为一个视觉知识分子,边平山终于对喧闹抱有一种“距离”的心态。这并不是因为孤傲,而是作为中国文人绵延传承的气质。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