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有意味的格调

  “为什么想到画牛?而不是羊。”

  “第一,牛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内涵,朴实又不平庸,于默默无闻中表现出不平凡。第二,这组画和我过去的画一样,都是一种尝试。”

  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工作室即安静又带着些许音响。一个置身于当下的男人,所“尝试”表达出来的,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现当代的元素,这可能是当下人的思维方式——摆脱不了当代。

  先生是一位正统却又富有很大颠覆性的艺术家。在探索的路上,他的牛与古代的牛相比,其似与不似,又显示出“回归”并非目的而是无意的效果。单就最近的老戏系列和牛系列,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倾向越来越直接,看似回归传统成了走向现代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纵观“牛系列”的画作,具备传统的笔墨,却借助当代表现主义艺术中夸张的构图和造型,所表现的气质也已经远远超出古人超脱隐逸的思想范畴,似乎有种“意在画外”的味道。至于为什么画牛,或许先生开了一扇门,在这扇作品的门里,置身都市的人们都能在作品中看到他们想看到的还有他们所看不到的。至于这些“牛”本身,先生开了很多扇门,每幅作品的笔墨又有所不同,每种尝试都像是实验,对自己的实验,对灵魂的实验,而最终沿着墨的迹象,你会看到是个体对生命河流的不弃及情爱。

  不觉想起石涛有句“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也就是说人要想有自己的东西,必须经几步,第一,有经,也就是典范,经验,真理;第二,有了典范就有了话语权;第三,有了这个话语权,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获得“法”;第四,有了法就可以破执,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再被法所迷,创造出自己的道。

  从细节上说,牛系列作品的构图,大都意图明显,所画多为独牛,笔墨的高度概括和洗练,使一切氛围都充满了现代意味。纵观先生的作品,大都呈现出符号式的造型,他会抓住最感兴趣或者最具有特征的地方加以夸张变形,例如牛的眼睛、犄角、脊背等等,所强调之处,无不充满现代的趣味。当安排好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时,他不去探索细微的变化,而是着力于画面的大层次效果,有效的强化了笔墨所具备的视觉效果。画面中点线面穿插于大色块当中。加上这些画中,清晰的重墨轮廓,线与泼墨的并存,点线面与大块颜色的交融,飞白、泼墨、勾线等等各种写意的用笔多管齐下,其作品最终的呈现,自然显得与众不同。

  今人不可能具备古人的心境,因此所表达的气质自然不尽相同。先生从艺四十余载,可以说为当下的艺术家树立的一个某种方向的标杆。谷文达在一篇《艺术笔记》中说,形式感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透明度上。事实上,笔墨纸砚本身所具备的属性可以满足当代艺术家从材料上追求的特殊韵味,可悲的是很多画家因此陷入了这种特别的“形式”中而不能自拔。先生所做的,与过去不同,他正是冲破了固有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一个的新形式。事实上,先生这种形式感十足的艺术,它的形成的过程,也是对艺术品“风格”的定义做了一次很好的阐释。

  正是因为先生活在当下,活在自己中,他的工具成了写意的技巧,他的精神成为了画的形式。而这种写意的形式也造就了一种格调,透明的格调。所以,才有了画面中“似与不似”的牛。想必这种解释,应该符合先生所说的“一种尝试”的初衷吧。

作者:关玉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