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弘治时期瓷器鉴定的七个要点

2015-11-11 10:41

  1、陶瓷的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4、盘有塌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5、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6、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7、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责任编辑:小明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